第39章 商业用地(2/3)

事实上,徐杨确实借鉴了亿达模式,虽然他没兴趣进军房地产,但亿达模式并不是纯粹的房地产生意,而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城市开发和发展模式,只是亿达集团在这种模式里添加了太多的地产元素。

商用房和住用房可不一样。

当然,不管是商用房还是住用房,现在的他都玩不起,只能在这个小镇子上试试水。

但就算如此,也得花不少钱,要不然李玲玲也不会那么惊讶。

推平一座小山丘,说起来简单,可真要开工,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要是真的可以完工,那么这个位置还真的优越,避开了正街上最容易堵车的路口,但离正街又不算太远,面积又足够广,完全可以建个停车场以及一个面积不小的广场,好好搞,还真有可能把这里弄成镇子的娱乐和商业中心。

看好位置之后,徐杨和李玲玲开车直奔荒地所在的小梁村村委会,找到村长,说明来意。

那村长四十来岁,上下打量着徐杨和李玲玲,“你俩,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呢?哪儿人啊?”

那一瞬间,徐杨意识到他失策了,不该亲自出面,毕竟他和李玲玲都太小,做这么“大”的事儿容易让人心生怀疑,如果把白素玲找过来,或者找个专业的经理人出面,这村长只会毫不犹豫的飞快答应,毕竟屯城这种小地方平时几乎不可能有这种大规模的土地租赁。

不过来都来了,他也懒得折腾,直接挑明身份,然后问:“这地,到底租不租,您给个话,要是不租,我就去街那边的河头村问问。”

“等等,我,我跟其他人商量一下,”梁村长急了,连忙挽留,“你俩先坐一会儿。”

半个小时后,村长、村支书还有村会计以及另外几个人急匆匆赶到。

几个人还是对徐杨和李玲玲不放心,依然追问个不停。

徐杨敲了敲桌子,“几位,我现在大小也算是个投资者,是往你们村投钱的,不是跟你们要钱的,能不能不要纠结我的身份?行就行,不行就算,不要弄的那么复杂,又不是多大的买卖。”

“咳咳,主要是以前从来没做过这种事情,这个土地性质不太好定性。”

“按照90年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商业用地的租赁期限是40年,这已经是最低的期限了,我还能骗你们不成?而且地就在这儿摆着,我又带不走,就算我真骗了你们,你们也不会有任何损失,不是吗?”徐杨态度非常坚决果断:“你们要做的是先告诉我,你们有没有合作的意向,如果有合作意向,那么就抓紧时间审核那块荒地能不能出租,测量一下具体面积,再定个价格,明白了吧?”

说到这里直接起身:“如果没有合作意向,那也直截了当的说一声,我就不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合作,可以合作。”

“那块地没有任何问题,村委可以全权负责。”

“就是就是,别着急,有事儿慢慢谈。”

“小徐是吧,坐,咱们可以直接谈价格。”

小梁村村委的几个人都急了,急忙把他拦住,因为这样的机会确实非常难得,或者说,在小梁村村委这些人的概念里,还从来没有过商业用地这样的概念,村里的土地几乎没有流转的机会,就算有,也是宅基地和耕地居多。

荒山?

那种满山石头的小山丘连树都不长,傻子才租。

所以当徐杨把态度摆明之后,很快就谈了个差不多,尤其是价格方面,直接按照一亩一年一百块钱的价格定下了基本的合作意向。

测量?

其实简单的很,因为那小山丘本来也不大,而且都是本地人,心里都有大致数目,撑死了三十亩。

当然,再多的话,徐杨也不需要,毕竟就一个小镇而已,总人口数就在那儿摆着,弄太大也没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