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纪录片(2/2)

所以,最近这些天,这些员工们的压力比徐杨这个当老板的还大,不少员工甚至在刚刚搭建起来的内部论坛上给徐杨出谋划策,积极性相当高。

徐杨了解到之后,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安排,只是说了句军心可用,然后吩咐后勤上采购了一批抱枕、靠枕、毛毯等办公室用品发下去,供那些员工们在办公室小憩时使用。

可惜,办公楼还是租的,面积太小。

不然的话,徐杨一定会把配套的健身房、茶水间、娱乐室、二十四小时超市食堂等等配套设施搞起来。

到那个时候,羚羊科技的办公环境和管理模式一定会成为国内甚至国际上的典范。

当然,现在也不错。

不说其他,仅仅是装修风格多样化轻松化的办公环境,以及无限供应的零食等等类似的小细节,就是很多大企业想不到也做不到的,小钱也是钱,有些老板,就是舍不得在这些方面投入。

真别低估一些有钱人的吝啬程度,一些老板能一顿饭吃好几十万,却舍不得给员工买一桶好点的桶装水。

……

五月中旬,疫情得到控制,日增下降到个位数。

舆论方面的环境也放松了许多,高峰时期投入使用的定点收治医院也开始解除封禁恢复正常。

徐杨又先知先觉的安排唐潇采访曾经的医护工作者,以及牺牲和殉职的医护工作者家属,做了一起纪录片,并亲自命名为“最美逆行者”。

纪录片依然是他一贯的风格,没有公式化的问答,也没有官气十足的长篇大论,全是从最真实最接地气也最细微的地方入手。

作为一个资深键政、键评、键杠,他太清楚普通民众的喜好。

虽然他能拿出来的只有理论和大概,但架不住他手下能人众多啊,唐潇这个初出茅庐的高材生,在他高屋建瓴的指点下,愣是完美的把他的建议做成了实体。

当然,钱也是关键。

这只时长只有四十五分钟的纪录片,成本可相当之高,为此还专门采购了几台高档摄影机,更在中戏找了个老师做剪辑,不算时间、人工等费用,总成本加起来也超过了五十万,这在这年头,已经相当可观了。

搁某些电影人手里,这都能拍一部不错的小成本电影了。

但效果真的非常不错。

这宣传片一出,迅速引爆互联网。

片子下边的跟评数在短短几小时内突破一万,十二小时内突破十万,四十八小时突破二十万。

流量和用户数量还只是最直观的好处,其他间接的好处更多,尤其是知名度,一下子就上来了,比之前那一波更火爆。

人日更是在第三日发表了一篇社评,明面上是点评疫情期间互联网在舆论宣传中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羚羊网拎出来重点表扬了一番,其他几个网站只是顺带提了一句而已。

没办法,羚羊网做的几乎无可挑剔,不但普通用户能接受,更是深得官方胃口。

甚至,在社评最后,还加了一句“……纵观各路媒体在疫情期间的表现,绝大部分传统媒体的反应速度以及内容都远无法与羚羊网相比,这不得不说是一件让人深思的事情……”

随后,首都市宣那边发来信息,简单聊了几句。

听起来没什么实质。

但实际上,却让徐杨张晓颖以及唐潇等人欣喜若狂,因为这相当于在宣传部门挂上号了,而且听对方的语气,最终的嘉奖中,他们羚羊网可能榜上有名。

而且有这次量好的合作做开端,以后……

想到美处,连上的笑容都藏不住了。

张晓颖轻笑道:“我怎么感觉,你比我还熟悉体制内那么点事儿呢?一套一套的,玩的真溜,我以前的同事跟我聊天的时候还专门问过,说咱们公司在体制那块的公关做的真好,我说没有做公关,她还不信呢。”

“呵呵,公关这玩意儿吧,是分等级的,最顶级的就是陪着吃喝玩乐,最高级的就是咱们这样的,做正事儿,做贴合需求的正事儿,一切都是公事公办但就是能让对方喜欢。”

“所以说,咱们的小徐董太厉害了,真不知道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随着羚羊网的状况越来越好,张晓颖是越来越顺服。

年前还敢跟徐杨拍桌子瞪眼,现在都快变成夸夸怪了。

但张晓颖的话还是提醒了他,公关,这个部门必须得有。

说好听话,他会。

可要做的跟要说的是不一样的,要是说好听的有用,那么,那些个公关前辈们岂不是成了个笑话?

要知道,越是正规的大公司,在公关层面投入的费用和精力也越多。

而且公关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人想象中的那种单纯的迎来送往以及其他,更是对公司人脉的整合以及综合利用,还要起到对舆情的监督引导伸甚至掌控的作用,在商业层面,公关部门相当于是宣传和外交的结合体,责任相当重。!--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