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亚历山大(2/2)

但唐潇现在是新闻版块的主编,让她做这种小报记者才做的事儿,多少有些大材小用。

而且唐潇是做正经新闻的,跟这也不搭界,搞不好还会让唐潇心生反感。

这活儿是狗仔以及专业水军和推手的活儿。

要不,成立这么个公司?

重生之前是看不起这种公司和业务。

但现在却发现,还真离不开这种东西。

偏偏这玩意儿还不怎么能见光。

费事儿。

徐杨算是彻底明白,为什么诸葛亮会鞠躬尽瘁了。

真是累死的。

什么活儿都得操心,甚至得亲自上阵。

就算铁人也受不了。

他也想活的轻松一些。

可是,羚羊科技现在真的缺人手,缺人才,却能力更强的管理层。

偏偏这事儿又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搞定的。

这一切,还都得他这个当老板的负责。

想要弯道超车。

想要在跟三巨头的竞争中占据上风,没有他这个重生者掌舵,还真就竞争不过。

原因很简单,三巨头的老板,不管在学历还是能力上,都是一等一的,工作经验也非常丰富,本身已经站在这个时代的互联网最前排,没有非常非常超前的眼光和能力,几乎不可能超越他们。

别说三巨头早几年成立,就算同年成立,同时代也没几个人能干的过他们。

要知道,在三巨头成立的时候,国外国外一样有很多竞争者。

但那些实力并不弱的竞争者,不都一个个被干趴下了?

想到这里,徐杨明白,他的苦日子还长着呢,短则十年,长则二十年。

早知道当巨头的日子这么辛苦,就……

徐杨对此真可谓是怨气满满。

以至于他在接到屯城一中让他回去领通知书和奖金的电话后,直接拒绝了。

他真没心思跑这一趟。

虽然,他肯定要风光一把。

不过更风光的是李玲玲。

李玲玲的成绩非常非常不错,总分638,全市第一,全省第十七,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

知道成绩的时候,李玲玲的电话响了好长时间,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打点过来庆祝,以及学校招生办的负责人。

李玲玲的爹妈更是在电话里又哭又笑,聊了很长时间。

然后是李玲玲的小姨等关系比较近的亲戚。

反正啊,就是火了。

县市教育局也有负责人打电话过来。

不过呢,或许是知道徐杨和李玲玲的关系,语气都很客气,问李玲玲啥时候回去参加一些活动。

这是免不了的。

这年头,谁家孩子能考个市状元,那一个暑假都别想安静下来,学校的教育局的报社等媒体的以及一些商务相关的活动多不胜数,都想蹭是这个热度。

最后还有升学宴。

成绩越好,升学宴越隆中。

以李玲玲这成绩,办的升学宴绝对比她重生前出嫁时办的还要隆重。

说不定还不止一场。

村上办一场,全村人都要来。

然后饭店里办一场,请亲朋好友过来。

最后学校和教育部门再办一场,请各单位以及媒体的人过来,帮忙宣传。

最后呢,免不了要作为优秀学生代表给学弟学妹们好好上一课。

这个人,肯定是李玲玲。

不说徐杨在学校和潞州府的影响力,仅仅算李玲玲的传奇性,也足以胜任这个角色。

一年半以前的李玲玲还是个普通学渣,在普通班里也只是个中不溜的混子。

可是呢,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拼命努力,成绩越来越好,那进步,是全学校所有老师都看在眼里的,甚至是不少学弟学妹看在眼里的,毕竟这年头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都是要张贴在校园里的,谁的成绩如何,所有人都能看到。

可以说,李玲玲的逆袭,在屯城一中甚至潞州府,都已经为人津津乐道。

有这种自带话题性的经历,李玲玲就算去了双旦大学,都有机会竞争一下优秀学生代表。

不对,不是有机会,而是概率很大。

李玲玲这个成绩,都有机会读首都大学或者水木大学了,去读复旦,可以说是屈尊,不给个优秀学生代表,校方好意思吗?

至于徐杨,虽然不如李玲玲,但名气也涨了挺大一波。

因为他也是个状元。

而且是省状元。

不过他是艺术科的省状元,在表演、舞蹈、美术、播音等等所有门类中,他的总成绩依然是最高的。

而且不止是专业科的成绩最高。

文化课的成绩也是最高的。

他543的文化课成绩,在众多艺术生面前,可以说是一骑绝尘,把他们甩的远远的,是很多艺术生的两倍,都能读个正儿八经的一本了。

以至于还真有人建议他复读一年,说复读一年,有很大概率考个名牌。!--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