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能者多劳(2/2)

可以安安心心的当自己的老板,顺带着带刘晓松等人赚点小钱钱。

而他对刘晓松的要求也很简单。

听话。

好好做音乐。

顺带着把人脉引进来,助力公司的发展。

所以,他把他在音乐这块的布局一五一十的仔仔细细的讲给刘晓松。

刘晓松是越听越佩服。

到最后,几乎要五体投地了。

“老弟啊,这布局要是完成,你可就彻底掌控了音乐圈的命脉,不但成名歌手们要来你这儿找饭吃,那些个草根歌手和音乐人一样要投奔你,佩服佩服,太佩服了。”

“嘿嘿,这才哪儿到哪儿,”徐杨嘿嘿笑道:“做音乐,其实真不赚钱,但偏偏离了他还不行,想做互联网,必须搞,还得好好搞。”

“放心,一定给你弄的妥妥的,”刘晓松吐槽:“可你这心也太大了吧?按照你的设想,每年少说也有七八个亿的净收入,你竟然说他不赚钱?”

“对,不赚钱,七八个亿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跟其他行业比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说说,我听听。”

“养猪,卖矿泉水,卖白酒,盖房子,这都是赚钱的买卖。”

“……盖房子我信,其他都是些啥啊?”

“看,说了你也不信,十五年后再看,你就懂啦。”

“十五年后我都该退休了。”

“别,还太早,这行业的工作寿命挺长,干到七八十不成问题。”

“你是想把我榨干。”

“能者多劳嘛,相信你有那个价值,要是没价值,别说十五年后,我连十五个月都等不了。”

“呵呵,小看人,等着吧,我一定让你瞧瞧老一代互联网人的威风。”

“那我就等着了。”

徐杨和刘晓松从一开始的创始人与投资人关系,一点点转遍成现在的老板和下属的关系。

虽然刘晓松也有股份,但太少,比张晓颖他们这些高管只多一点而已,没什么用,也就是跟着赚点钱。

现在嘛,交流越来越多,感觉更加投缘,有点朋友的意思了。

嗯,经过徐杨和刘晓松的交流。

刘晓松的股份确定了。

整整6个点。

把之前刘晓松个人持有的那些优先股也转化为同权股。

这待遇,相当不错了,算是给刘晓松第一个加盟的奖励。

以后那些人再来,可就没这样的好事儿了。

到时候,就拿钱说事儿,根本不谈其他的。

刘晓松这加盟,有点雪中送炭的意思。

等羚羊科技上市之后再想加盟,那就连锦上添花都不算补上,反而是来占便宜的。

当然,这也算一种程度上的股份稀释。

不过因为在这之前,几乎所有的股份都在徐杨这里,或者由徐杨简介掌控,所以稀释不稀释的无所谓,都是他自个儿出让。

但以后,再想有人入股,这股权的分配就要经过复杂的算计了,多少要跟刘晓松商量,看刘晓松会不会跟投之类,不跟投,股权就会被新加入的稀释。

徐杨可没给刘晓松股权不被稀释的条款。

那样的条款可比单纯的股权要值钱多了,一般只有对公司非常非常重要的股东、人才等成员才有资格拿到那样的条款。

重生前重生后,徐杨都没听说过有哪家公司签了这样的合同。

刘晓松对羚羊科技而言,只能算有作用,但要说重要,还真谈不上。

除了徐杨自己,羚羊科技内内外外就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包括王剑那些搞技术的。

因为羚羊科技的成立和成长,是建立在徐杨是重生者这个优势上的。

只要有这个优势在,其他一切都不是问题。

何况羚羊科技成长到现在这个体量,已经有了俯视很多存在的资格和能力,不会再受股东、高管以及重要工作人员的要挟。

所以,刘晓松倒是想要个不稀释条款。

但被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态度很明确,那样的条款永远不会出现在羚羊科技。

刘晓松也就一试探,看明白徐杨的态度之后就没在纠结这事儿,飞快的在合同上签了字。

有刘晓松的加盟。

音乐这块的内容和渠道就可以提前开动了。

原本打算在年底再动手。

可有a8这个班底在,随时可以启动相关计划,钱嘛,也一样要投。

不过有个三五百万意思一下就行。

a8是个能生金蛋的老母鸡,哪怕转让之前刘晓松把公司里所有流动资金都提走,也不影响a8的盈利状况,回款很快,大部分是一个月回款,少数是三个月和半年。

但不管这么说,每个月至少有几百万的纯利润。

是纯利润。!--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