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采访(2/2)

“稿子在这边,你大致看一下,谈话主题和方向已经定了,你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稍微自我发挥一下,语言内容要尽可能的通俗易懂,语气也不要太生硬,明白?”

“明白明白。”

徐杨拿过稿子看了看。

很简单的一个案子。

搁十几年后根本不算啥。

但在现在,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男主角是个十六岁的小男生,刚读高中。

女主是小男生的母亲。

大背景是单亲家庭,下岗职工,小男孩品学兼优,曾经是当地评选出来的优秀三好学生。

案情呢,也简单。

小男生上高中之后开始沉迷游戏,每天晚上翻墙离校去网吧通宵,最开始从伙食费中省钱,后来从家里偷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说,被母亲当场发现偷钱时进行反抗,失手把母亲弄伤了。

这案子在地方上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母亲亲属激动之下砸了网吧二十多台电脑。

然后,母亲亲属被拘留,被起诉,还要赔偿损失,总计十几万。

再然后,这案子越闹越大,被当成典型登上了国家级的顶级报刊,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更加强烈的争论。

《今日说法》栏目也顺水推舟的搞了这么一期节目。

案子本身没什么好说的。

法律层面的判决清清楚楚毫无争议。

有争议的地方在于网吧存在的正当性与否,学生沉迷上网网吧是否要承担责任之类的争议点。

听起来很玄幻,但这是实实在在的争议点。

在03年,网吧真就和过街老鼠差不多,人人都骂,和酒吧ktv夜总会等场合一样,是见不得光的,谁家孩子要是去网吧转一圈,好家伙,这就是坏孩子了。

当然,大环境也确实差不多。

网吧里面乌烟瘴气,什么人都有,尤其是那些个小混混和无业游民们非常多,也经常有盗窃、打架斗殴等事件,再加上互联网环境不好,什么内容都能浏览,更让家长老师们深恶痛绝。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新生事物基本上都要经历这么一个阶段。

但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确实非常可怕,诱惑力极强,成长速度又极快,铺天盖地倾斜而下,直接把世人给砸懵了。

这种情况下,会诞生这种看起来比较荒谬的正义点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节目组给出的意见自然是很正向的,网吧没有错,但需要加强管理之类的话,孩子也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共同引导等等,听着很正确,但实际上完全没有实际意义,就是空话套话。

这也算是官方媒体的一个特色。

这年头的官媒……

一言难尽。

徐杨看过之后,朝张晓颖点头,表示明白了。

张晓颖拨通节目组工作人员的电话,简单聊了几句后开始录制。

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

主持人问。

徐杨答。

主持人就是那个北大还行的小撒同志。

小撒:“徐先生,您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从业者,对这个案件有什么看法?”

徐杨:“悲剧,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小撒:“那您认为当事人三方各自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徐杨:“除去最基本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外,我个人认为,责任最大的一方还在于网吧,对,网吧的存在是没有错的,但网吧的经营者却犯了不少错误,首先,招揽、吸引未成年客户,就算不违法,也一定是有错的,因为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健全的民事行为,网吧作为一种特殊的经营场所,就算不能彻底拒绝未成年人,也应该适当地提醒未成年人不要长时间上网,更何况通宵。”

小撒:“那您认为网吧应该怎么做?拒绝未成年人上网?”

徐杨:“对,不止是网吧,国家应该尽快颁布相关规定,禁止未成年人上网,或者说,必须持有身份证或者相关证件才能上网等条款,对上网用户的年龄从根源上进行限制,重点打击无证黑网吧,除了可以杜绝未成年人上网外,还能消除安全隐患,因为现在的网吧,多存在消防安全问题,如果不加以正规化,迟早会出大问题。”

小撒:“那您对家长和孩子有什么建议吗?”

徐杨:“家长没错,孩子也没错,互联网更没错,但如果不能加以正确引导,这就是错,孩子沉迷互联网,和沉迷于下象棋打篮球一样,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掌握好这个度,不但无害,反而有益,何况互联网是世界的未来,如果孩子们能提前熟悉互联网,未必是一件坏事,就像我个人,也是读高中之后接触到了互联网,也一度沉迷网络游戏,但在了解到互联网的本质之后,我迅速醒悟过来,对互联网加以正确的利用,这才有现在的成就。”

小撒:“谢谢徐先生。”

徐杨:“不客气。”

就很简单的一番对话。

但徐杨已经尽可能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了。!--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