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信息化浪潮(2/2)

“用数量来衡量的话,就是至少有一个亿的可支配现金吧。”

“那可不是一般的自由,话归正传,可以举个例子说说可以实现财富自由的新岗位吗?”

“就拿比较时兴的几个概念来举例子吧,电子商务,不用太复杂,就做女装,沪市那边新开了一家电子商城叫优品网,去那儿注册一个商铺,再雇几个员工,不需要什么商务运作,只要诚实本分真诚对待每个顾客,五年后,很轻松的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你确定?”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何况做生意,我不敢保证你一定能赚到那么多钱,但我可以保证,那家商城里的绝对有不止一个商家能赚到这么多,至少十家,我可以把话撂这儿,要是实现不了,我个人自掏腰包往希望工程捐十个亿。”

“好,那我们就拭目以待,”杨岚大喜,不管这事儿成不成,只要徐杨把这话说出来,这期节目绝对火爆,内容有争议,身份又特殊,还屡屡口出狂言,每一条都能引起极大的争论,是节目组和电视台最喜欢的类型,“除此之外么?”

“想赚钱,还是要自己创业,而目前最合适的就是借助这些大平台开店,如果不愿意开店,那就选择互联网一类的专业,哪怕是重新学习呢,只要会编程,能敲代码,在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上班,收入都比绝大部分普通行业要高,如果能掌握一些门槛较高的技能,堪比金饭碗。”

“我想观众朋友可以听到比较切实且有操作性的那种,很具体的。”

“再说我可就要泄露天机了呀。”

“观众一定会更喜欢。”

“行吧,豁出去了,我们正在开发一款打车软件,只要你有车且愿意从事相关工作,下载一个软件注册成功,通过我们的审核后,就能从平台上接单,出发点、目睹地、车费一目了然,司机不需要到处溜达着碰运气,乘客也不用在原地苦苦等待,对司机而言,这非常友好,最大程度的提升了他们的揽客效率,根据我们公司那些数学家们的计算,司机的月平均收入至少在五千元以上。”

“真的假的?”杨岚惊了,她见多识广的,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要是真有这么个软件,还真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出租车司机这个行业,甚至可以改变法律法规甚至国家相关政策,因为一座城市里真要有五百名这样的司机通过这个渠道完成接送顾客的操作,那一定会极大程度上提升这个城市的活力和运转能力,就像在心脏内安装了一个助力泵一般,提升心脏动力,好处极多。

徐杨点头。

打车软件一直在他的计划中,还是那个想法,赚多赚少不是重点,提升自身影响力才是最主要的。

当他可以在未来的社会中能给国家提供数以十万计的新岗位时,他身上的护身光环就会再加一层。

何况,这事儿也确实对社会对国家有好处。

要是顺带着能赚点小钱,那就更爽了。

当然这软件就先搞出来,现在也很难推广出去,不说其他,仅仅是有车这一条,就让绝大部分人望而却在,最终受益者还是那些出租车公司和出租车司机。

另外做这软件,就得先把地图搞出来。

嗯,这也是他愿意和某度结盟的主要原因,某度搞这种不怎么赚钱的业务时,还是很给力的,某度地图虽然也被人吐槽,但实际市场占有率一直还是挺高的,口碑也和另外一款主流地图不相上下。

等某度把地图做出来,并且等智能手机成为主流之后,他这打车软件才能真正大规模运行。

在这之前,也不是不能做,但肯定没有重生前他用过的智能手机版本舒服,只能像聊天软件那样运行。

不过这都是细枝末节,只要他真的把这玩意儿拿出来,这就够了。

有他领头,后边自然会有无数同行蜂拥而来。

互联网创业,什么最重要?

就这个创意。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点子。

点子大王在早二三十年间能发财并且受人追捧,也是有道理的,俗话叫点子,实际上就是创新和创意,这是无价之宝。

就像某多多,做生意稀烂,但那种拉人头的推广模式却很值钱,短短几年里拉过来的用户数量就超越了某里多少年的积累,凭啥?凭的就是那个让人吐槽却又让人无法拒绝的点子。!--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