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发红包(2/2)

2004年的第一天。

徐杨给张副总约到四合院那边去收房。

经过最后一个月的突击,他的四合院全部完工,包括水电和软装,连床、桌椅都弄好了,他只要买点床垫床单被褥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就能正式入驻。

在四合院门口看到张副总,上前握手,“老张,你这健康了不少啊,至少减了十斤。”

张副总面带喜色却连连摇头:“不减不行啊,天天泡在工地上,想胖都难。”

“呵,谁信,你堂堂一副总,就算在工地上也是站着看坐着指挥挥着躺着休息,谁还敢让你多跑几步路?”

“做别人的工程,我确实可以坐着躺着,但这可是老弟你的工程,我恨不得能戴着头盔亲自登场。”

“行吧,信了,”徐杨扭头看到周周和小王,笑眯眯的和两女拥抱一下,“进去看看?”

“周周,愣着干什么,快给徐董开门。”

身材娇小玲珑的周周赶紧拿钥匙给徐杨开门。

大门也是仿古款式的。

看着像木头的。

但实际上市钢的,不过外边的喷漆和造型相当逼真罢了,尤其是那门钉,看着跟真的一模一样。

而且连手感都差不多,摸着没那么凉,原理很简单,喷漆够厚,用的是类似于晋省传统漆器差不多的工艺,一层漆叠一层漆,层层相叠后还能进行雕刻,做出来的造型和款式相当精美。

这大门上当然不需要那么多的雕工,刻几排门钉就行。

推门进去就是前院。

前院空间不大,左右两边留出了空地,可以种点菜或者囤放点杂物什么的,也可以种成花花草草。

中间以圆拱形的月亮门链接。

地面清一色的青石砖,踩上去特舒服,结实,干净,还整洁,色调和四合院的整体氛围也很搭,那种带着淡淡的粗粝感的青色,很有质感。

穿过月亮门,是一块影壁。

影壁是澄泥工艺制作,就是用制作澄泥砚的工艺烧制出来的大号影壁,然后在上边雕刻上想要的花纹图案。

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质地非常坚硬,比石头一点不差,而且质地很细腻,可以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送走好几代人没问题。

一般手艺人还做不了这么大的东西,也一般不会建造这么大的窑口。

所以价格相当不菲。

不过图案是徐杨自个儿画的。

画好之后发给工人,由工人翻刻在坯胎上之后入窑煅烧,烧好之后再运送到首都来。

嗯,工匠是晋省的,也算是徐杨的老乡,光这么大一块影壁从那边送过来,也得不少钱。

更别说这玩意儿还有很大概率烧坏。

个头太大,还要雕刻上花纹图案,受热稍微有那么点不均匀,至少要有意思小缝隙,就得重新烧制。

反正为了这个玩意儿,花了足足四十万。

用工匠的话来说,为了这个东西,几乎用光了他们村子里攒了好多年的泥料。

这种澄泥,和紫砂泥料一样,也是需要长达数年时间的制作和陈化才会更好用,所以当地家家户户都有储存陈年老泥的习惯,就是等大客户光临。

但徐杨这个大客户也太大了点。

当然,人也挺大方的,还顺手只做了两方精品澄泥砚送过来,算是正品。

这年头,石头砚都不太好卖,何况是泥砚。

徐杨的大订单对当地人而言,就是雪中送炭。

现在,看着这一块澄泥制作的影壁,而且是用家乡的泥土和家乡的工艺制作出来的,他就非常非常满意。

绕过影壁之后,就是那硕大的院子。

当然,因为分了一小部分给前院,这正院的面积稍微小了一点点,但也在四百坪左右,移植过来的枣树桂树和石榴树都做了保暖防冻措施,边角的小花池和院子中间的水塘也都修的相当精致,花池子里面的土都仔细梳理过,等一开春,稍微一松土,直接就能种上喜欢的花花草草。

除此之外,就是青石砖铺的地面了。

平整,结实。

看着这不是一般的舒坦。

而且这空间很大,一点也没有传统四合院那种压抑感。

抬头望天,几乎感受不到四周房屋的存在,甚至有些空阔的感觉。

反正就一个字,爽。

在首都这地界上能有这么一个院子,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相当爽。

房子嘛,倒是么什么好说的。

总共四百多平的建筑面积,堂屋是个大的一室一厅,一个五十平的大客厅,一公共卫生间,一厨房,一书房,一健身房,一收藏室,一个六十平带独立卫生间和衣帽间的大卧室,总计接近二百平。

然后就是东西厢房和耳房。

西厢房是正常的一室两厅。

西厢房则是三间客房。

耳房是给未来保安用的,一室一厅,窗户朝外对着前院,已经有了一套正在使用中的监控设备,当然是基础型的,有需要可以进行后续改造。

当然,也有车库。

而且面积很大。

内外有门。

可以直接从胡同口停进来。

足有一百平大小,好好规划,能停至少六辆小轿车。

不过徐杨可没打算买那么多车,就算买那么多,也不会全部停放在这里。

这地方就不适合停那么多车,开进来难,开出去也不容易,真要车多的没地方放,可以租个甚至多买几个车位,这里有那么两三辆常用的就行。

嗯,这是徐杨的规划。!--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