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收拾整顿(二)(2/5)

多了整整十四万羌胡之众啊,大部分还都挤在灵州一地,这胡风简直浓郁得令人窒息。

“这便是青唐都军士的家属吧?”邵树德指着回乐县某乡的一处村落,问道。

会州大雪山一带日夜不停地伐木,大量木排顺流而下,集中于灵州各县码头。新村落的建设,光房屋一项,就需要太多的木料。

现在灵州诸县也发展了一些砖窑产业,满足一些人的建房消费需求。

毕竟粮食有富余了,可以养活更多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使得砖窑、酿酒、纺织、木材、皮革等产业有所发展。

不解决农业问题,工商业就是无源之水,很难得到进步。

毕竟这两大行业的从业人员是不种地的,粮价过高的话,靠打工收入难以维持生活,相关产业自然就会萎缩。

穿越者,第一个要解决的始终是吃饭问题,而不是发明蒸汽机。

吃不饱饭,谁给你去造蒸汽机?相关的采矿、运输、冶炼、加工、制造、销售、维修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哪招募从业人员?

工业体系需要的脱离农业生产的工人数量是极为庞大的,很难想象其会建立在一个粮食产量相当有限的社会基础之上。

“回大帅,青唐都五千户,本县分得913户,计4656人,分到了各乡。此村非新设,原本有汉民44户、编户党项12户,现又迁来吐蕃军士家眷21户、回鹘10户、龙家9户,总计96户,五百零一口。”县令很显然提前做了工作,因此能够立刻答上。

“此大村也。”邵树德赞道:“百户人家,半为羌胡,如何教化,可有方略?”

“州中曾召集诸曹司官佐商议,诸人一致认为,先得让他们定下心来,万万不能再游牧了。”县令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