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部署与赶至(2/5)

邵树德的要求就这么点。

他现在没有精力四处出击,攻灭宣武镇才是最紧要之事。

现在的蜀中,    也不是前属后主王衍、后蜀后主孟昶时那么荒唐,    那么文恬武嬉。

历史上韦昭度挂帅,    征西川节度使陈敬瑄,    王建就造反了,逼走韦昭度,    夺了兵权自立。

孟知祥就更不用说了,同样割据自立。

天下方乱没多久,人心还没到思定的时候。中原都能有五代更替,    说明人心思乱,更别说蜀中这种偏远地方了。非得杀个七八十年,    杀到大家都怕了,人心思定,    再辅以制度约束,才有可能成功。当然邵树德没这个时间来等,    他想在中原形成统一大势之后,再取蜀地,那样伐蜀大将想自立时就得掂量掂量了,多少是个威慑。

派往蜀中的大将,肯定是要授予全权的,不可能分其权,什么后勤牵制、不许插手民政之类,    那是胡闹,奔着兵败去呢。

就这么点人马,面对处于上升期的蜀中开拓之主,而且他们的军队骨干都是北方带过去的,    你再多方掣肘,那是不想赢了,送人头呢。

要么仿折宗本旧例,许个节度使,让人去开拓,但邵树德不愿意。那就只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干涉,以维持军事存在、平衡局势为主,派李一仙去,最合适不过。能力有限,没那个本事和决心自立,关系又密切,造反的可能性低。

让李仁军统兵,他不是很放心。万一他学王建,击败陈敬瑄后又袭破剑阁一带,抢占险要关隘呢?王建带过去的忠武八都人马非常善战,川北一带完全不是他的对手,后来甚至攻兴元府,割据自立的意图十分明显。

虽然邵树德不太认为河源军会反,但凡事多做准备肯定是没错的。

“就让积石军南下吧。”邵树德想了很久,终于下定了决心:“其实,从理智角度来说,我就不该出兵蜀中,还是太贪心了啊。”

“大帅,有时候冒一冒险也是可以的。”陈诚笑道:“一辈子不行险,固然稳妥,不至大败,但也会错失机会。”

“昔年曹孟德喜行险,吃过亏。”邵树德笑道:“太宗也爱行险,浅水原之战,抱病征战,兵马损失过半,长安震恐,大业几乎毁于一旦。后薛举病逝,太宗一辈子都找不回这个面子了。这种事,会上瘾的。罢了,就此一次。两面开战,大忌也,就这样吧。待我进京后,再补个朝廷名义,顺便看看还有多少神策军,说不定还能派上点用场。”

陈诚、赵光逢二人自无意见。

便是战事不利,亦可退保龙剑。真打得一塌糊涂的话,也就损失积石一军九千众,对如今兵马已逾二十万的朔方军政集团来说,算不得伤筋动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