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2)

立夏也反对道:“就是啊,爹,有福叔和长明叔为啥请你吃饭喝酒?人家以前咋不请你?要是哥被开除了,看谁还理你?”

小满也道:“就是,咱做人得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顾大江见自己老婆造反就罢了,连两个小娃子也敢对他说三道四,火气蹭蹭地往上窜。他腾地一下站起来,抡起巴掌作势就要打人。

立夏和小满嗖地一下躲开,站到大哥和娘身边,一脸同仇敌忾地瞪着顾大江。

立冬和小雨反应慢些,但这会儿也明白该站队了,两人麻溜地跑到另一边,双方对峙着,六对一。

顾大江既愤怒又无力,这都叫什么事?孩子不像孩子,婆娘不像婆娘,这世道都乱了套了。

顾立春话不多说,就那么看着顾大江。顾大江极不情愿地放下了巴掌,颓然道:“不就洗个破澡吗?想去就去呗。”

顾大江心里烦闷,当天晚上又出去找他那些狐朋狗友去喝酒吹牛去了。

第二天上午,顾大江还是没回来,大家都没当回事。全家高高兴兴地去镇上洗澡,四个孩子是第一次到浴室洗澡,那高兴劲儿跟过年差不多。立冬还在澡堂里放声高歌,因为唱得实在难听,被立夏嫌弃地叫停了。

洗完澡,顾立春还想带他们去理发,这次却被集体拒绝,原因是理发太贵,他们自己在家就可以用剪子剪。顾立春一问,理发确实不便宜,就算是镇上比市里便宜点,也是每人两角,七个人就是一块四。他们不同意,顾立春就自己去剪了个头发。

至于四个弟弟妹妹,顾立春准备回家自己动手给他们修剪修剪。

理完发,顾立春去邮局给肖哥打了个电话,说要过年了,想往给亲戚家捎点东西,这是他们的暗语,不用细说,大家彼此都明白。

不过,这次肖哥多说了几句:“要过年了,大家要准备年货,你能不能跟老乡商量一下,多给你亲戚准备些苹果。”

顾立春故意停顿片刻,才说道:“我尽量争取。”

两人商量好地点和时间后就挂断了电话。

中午吃完饭后,顾立春就去了电话里说的地方,那是片偏僻的树林,离顾家村有一段距离,走路半小时能到。

他按照约定的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到,然后确定周围确定没人时才用意念进入农场,把苹果搬出来放好,除了要卖的水果,还有他给姑姑一家准备的年礼,二奶奶和田三红早在几天前就把家里准备的年礼提前邮寄过去了。

这一份是他自己准备的:三十斤苹果,二十斤梨子,十斤干枣,二斤茶叶,茶叶是从农场跟人置换来的,红河农场种的也有烟叶,价格便宜,味道很冲,顾立春也不知道姑父爱不爱抽这个,也给他弄了几斤,给他的都是好的,那些次的给顾大江、叶长明和顾有福他们一帮老烟枪了。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小孩子吃的零食和一些小玩意,那是给杨珠珠的。

做完这一切后,顾立春就找块石头坐下,一边思考人生,一边静等肖哥的出现。

肖哥并未让他久等,不多一会儿就到了。

两人客套几句就开始进入主题,顾立春让肖哥看货,肖哥大眼一看,就知道这批货跟上次一样,难得的好货。其实他心里也纳闷,他自己也在本地寻访不少种水果的老乡,发现水果的品质远远比不上顾立春找的。当然,他也遵守这行的规矩,没问顾立春这些水果哪来的。

一共五百斤苹果,还是七毛一斤,共卖了三百五,还有一些梨子和枣,加一起共卖了五百。现在顾立春身上有了七百块,这在这个年代是一笔巨款,可惜他不能任性地花钱。

顾立春告别肖哥往家走去,他抄的是近路,直接从屋后面的树林里穿过来。可巧,在路上遇到了刘青山和另外一个男人,顾立春对男人不太熟悉,只隐约记得是本村的。

两人看上去鬼鬼祟祟的。顾立春本想去看个究竟,不料刘青山一看来人是顾立春,跟只兔子似的,撒腿跑了。顾立春也懒得去追。听立夏说,这个人几两月十分老实,确实没找他家的事,他索性也不再理会。

不过,这两个人究竟要干什么?顾立春心头存了疑问。

他回到家时,就看见院门口围了一大堆人,顾立春心头一跳,难道是他家又出事了?

顾立春还没来及问,就有人上前恭维他:“立春,你可真了不起,这才进农场多久,连缝纫机都买回来了。”

顾立春一愣,缝纫机?吴胖还真弄来了?

他挤开人群往屋里走去,吴胖果然到了,堂屋正中央摆放着一台五成新的缝纫机,四周围了一圈人,那些婶子大娘们正围着缝纫机看。

田三红是既高兴又不安,一看到大儿子回来,心里才稍定些,她急忙把顾立春拉到一边,“立春,你说这咋办?吴胖说缝纫机是他妈留下来的,摆在家里没用,让我先用着。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哪好意思用。”

顾立春想了一会儿,说道:“这东西摆在吴胖家确实用不着,咱家又刚好需要,这样吧,一会儿我给吴胖折个价,算咱家买下了。”

两人又开始悄悄地商量价钱,新的缝纫机要一百多块还得加上票,这台缝纫机就算是五成新,也能卖五十块钱。

顾立春打算给吴胖五十块,只不过,他暂时没钱,打算以后发了工资慢慢还。

吴胖一听说他们要给五十块,头摇得像拨浪鼓:“我妈留下的,我不卖钱。”

一个非要给,一个非不要,事情僵持到这儿了。

最后顾立春只得换个说法:“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家是不可能白收的,我娘用着不踏实。但你既然搬来了,再让你搬走也不好。既然你不要钱,那折换成别的行不行?”

吴胖一听能折换别的,眼睛在顾家扫视一圈后,最后停留在了灶房门口。

顾立春有些明白了,试探道:“那换成吃的?”

吴胖重重点头:“对,换成吃的,你看着给。”

顾立春哭笑不得,大方地道:“你自己提。”

吴胖吭哧半天,用上了平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财务知识,终于估算出来了。

“你说给我五十块,我算你便宜点,四十,我在食堂每月能吃十块钱,你请我吃四个月的饭,咱俩就扯平了。你看这样行不行?”

顾立春点头同意:“行,从年后上班开始,我请你吃到五月麦收。”

吴胖又加进去一条:“放假我也跟你一起回来。”

顾立春:“……行。”

两人很快达成了协议,顾立春把这个结果告诉田三红,田三红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很满意这个结果。再说了,就算吴胖不送来缝纫机,她也愿意让他来家里。

这孩子看上去憨憨的,但挺招人喜欢的。干活不吝啬气力,心思还单纯。

吴胖在顾家安心地住下,他每天吃得好睡得香,过得还充实。进山逮兔子,凿冰钓鱼,没有他不干的。除此以外,他还把家里的重活都包了,劈材、挑水、挖地窖,比顾大江干得还好。

立夏立冬喜欢吴胖,天天跟在他身后,胖哥胖哥地叫着。

顾立春把缝纫机好好地清理一番,更换了几个零件,给机身上了油。田三红也渐渐上了手,使得越来越熟练。先是简单地走线,缝补衣服,然后就学着做帽子和做书包,做坏了,就拆了重做。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最近也总往顾立春家里跑,她们要缝衣服,裁衣裳,用缝纫机走几下,比她用手工做快多了。田三红性格温和,基本是来者不拒。顾立春本想劝劝娘,要学会拒绝,别累着自己。再一看她满脸红光,浑身充满干劲,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绝大部分人都需要认同,他娘也同样需要。既然她乐意,那就随她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