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4)

王记者受到启发,眼睛不由得一亮,刷刷记下几笔,还问顾立春这些照片他可不可以用。

顾立春笑着说道:“本来这些是私人照片,但谁让咱俩这么熟呢,你随便挑。”

介绍完几位女同志,顾立春还顺便提了一句王有成,“这位同志是党委办公室的,是农场干部的楷模,是青年干部的带头人,别的干部蹲点劳动二百天,他劳动365天,还说自己能再干50年。这样的人真是让我肃然起敬。”王记者也跟着肃然起敬。

两人一直在不停地聊天,其实主要是顾立春在说,连说了两个多小时,眼看着天色将暗,顾立春顺便留王记者在猪场吃饭,王记者本来要回镇上招待所的,一想干脆不回了,说他要体验生活,与职工同吃同住,顾立春让人收拾出一间客房给王记者住。

晚饭是大家伙一起吃的,菜色不算太丰盛,没超出招待规格,但十分有特色,都是五场这边出产的东西。

沼泽地那边养的鱼、虾,做成了酸菜鱼和油焖虾;用那边养的鸭,做了道爆炒鸭肉,煮了几个咸鸭蛋,一切四瓣凑成一道菜。只有好菜不行,怕人说拉拢腐蚀革命记者,顾立春还特意加了几道忆苦思甜菜,一道是辣椒炒嫩红薯梗,一道是蒜泥拌野苋菜,还有辣椒炒田螺。王记者对此安排十分满意。

吃饭的时候,王记者也没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见缝插针地采访顾立春。

“听说你拒绝了总场办公室的工作?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顾立春一脸认真地回答道:“我们年轻人就是要奋斗在第一线,为将来的革命工作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王记者赞许地说道:“你真是有觉悟的好同志。”

“你走上写作之路真的是受我的影响?”

“是的,你看我以前从来没有发表过文章,自从见识过王记者用手中的笔为我们全家伸张正义时,我觉得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文字的力量如此强大,我们可以用文字发出内心的呐喊,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王记者深表赞同,他接着又问:“那你的文笔是怎么练成的?”

“多读多想多写。”顾立春用的就是万金油答案。

王记者一想好像也没问题,自己就是这么练的。

采访完顾立春,王记者也顺便采访一下别人。

采访别人时还好,虽然大家很羞涩很窘迫放不开,但回答问题都是字斟句酌,都还在可控制范围之内。可轮到吴胖时,话风突变。

王记者:“吴同志,请问你的革命理想是什么?”

吴胖夹了一块鱼,边吃边回答:“顿顿有肉吃。”

王记者:“……”这好像不太符合无产阶级价值观。

顾立春只好在旁边补充解释:“他的理想是让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有饭吃。”

王记者“哦”了一声,这还差不多。

……

王记者是在第二天下午离开五场的,据说是满载而归。

三天后,王记者关于红河农场的文章刊登在《东云日报》上,还是在头版,占的版面很大,图文并茂。

顾立春飞快地浏览一遍,文章充满了溢美之词,写得很用心很有诚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