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学员入岭南(4/5)

“客师没想到这次居然是你带队。”

袁客师对刘神威行礼,然后从容道:

“越王说此地环境与长安不同,原本是李山长过来是最好的。

但他人在幽州,也就只有我来这里一趟,核查本地资料,编撰出符合本地的节气日历了。

否则怕不能尽地利,合农时!”

“是啊!”刘神威听到这话,倒也大吐苦水,道,“原本这本应是秋末,都快到冬天了。

可此地却依旧相当炎热,原本我以为从农业学府出来,到哪里都会种地。

但现在这天气,都让我有些疑惑,这里是不是没有冬天了,还真不习惯啊!”

“看起来,这里倒是的确需要重新编辑日历了!”袁客师感觉自己任务挺艰巨的。

说实话,为什么华夏民族好像天生就会种田,这一项能力好像就刻在了基因中似的,其实很重要得原因就是华夏民族会定期更新节气时令。

什么时节应该种植神什么,由国家制定规章,然后底下人根据这节气时令进行耕种。

实际上不计算什么耕种技术,单是这项能力,就已经算得上是精耕细作了,也是华夏自古以来的每个朝廷的头等大事。

如果节气时令出现了错误,那太史局这个原本很清闲的官职,也是会死人的。

而李泰知道长安跟广州那边属于不同的气候带,如果让广州这边按照长安这边的日历来进行耕种,不是说不能这么做,而是没办法彻底发挥出广州耕种的优势来。

所以需要派遣一个懂得天文气象,知道怎么制作时令的人过去。

哪怕他制作不出一个合适的时令出来,至少他不断收集的资料,对以后接手这件事的人也会非常方便。

因为像什么耕种技术,什么选择种植的稻种,这些都重要,但都比不上制定一个适合当地的时令来得关键。

因为只有制定了这个时令,当地百姓才能清楚知道自己每年应该做什么。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算是最原始的计划作业了。

而想要制作这么个时令,哪怕是非官方的时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李泰既然让袁客师过来了,那也就是相信袁客师有完成这件事情的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