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沧州的高速发展(3/3)

只不过这种世家豪门这般舍家为国的景象,让张亮和岑文本看了怎么可能不恐惧。

毕竟在任何人眼中,此刻的沧州世家以及过来投资的幽州世家简直都疯了。

可以说,整个沧州之行看得两人是越看越是恐怖,甚至充满了匪夷所思。

但从百姓到世家此刻全部都乖乖汇聚到薛大鼎的手下,按照李泰规划到城市的全面计划,一心一意的干活。

至少对沧州的百姓们来说,自己赚到的小钱钱才是最真实的。

同时,薛大鼎这个执行力暴强的家伙,带着自己从河东要来的亲族为骨干,以及不断汇聚的全州的百姓力量,自然开始玩命干活。

而薛礼跟着族人投入到薛大鼎的门下,原本只以为自己跟着族人干,希望能有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但却没想到,薛大鼎在干活时不仅不把别人当人看,就算是自己也没有当做是人的意思。

每天都工作九个时辰,至于他手下的官吏,如果离开了府衙倒是还是好事,但只要是在他的手下待着,基本上你前脚跟入门,后脚跟就接到新的任务要出门了。

可以说很多衙役在薛大鼎手下干活,那真的是叫苦连连。

但薛礼不一样,对从小认真学习家传武艺,更是亲自下地种田的农夫来说,不论是田间的事情,还是薛大鼎颁布的任务,薛礼都能够又快又好的完成。

完成后,就马上跑到薛大鼎的身边,接受新的任务,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再次又回到了薛大鼎的身边……

对比起其他接受了任务,恨不得在完成任务后,在外面潇潇洒洒晃荡到天黑的普通差役,薛礼的到来那真是大卷王给小卷王开门,卷到家了。

但对薛大鼎来说,薛礼这个族人每次都在自己的身边出现,一次两次没有什么,但自己耳边常常就是听到薛礼道:“薛刺史,我事情办完了,这是回执,接下来有什么任务!”

听得多了,那自然是会注意到薛礼,再加上薛礼自身更是英武健硕,让薛大鼎更是多出了几分的好感。

顺手查了查薛礼的资料,多多少少知道了薛礼的底子,心下更满意了。

一日,薛大鼎叫住每日来来回回,不断往返田间与府衙的薛礼,便问道,

“其他衙役接了府衙外任务,最快也要到今日申时才会赶回来,你为何能往往一个时辰便能来回!”

“也许因为我也是种田郎出身,知道种田不易,如果刺史这些有利百姓的政策能够早点落实,那百姓却能多几分的丰收吧!”薛礼倒是诚恳道。

“你勤勉肯干,的确是我薛氏的麒麟子,既然你对农田之事有几分天赋,那我就写信给燕王,让你进入幽州农业学府,去学习正统的农科知识。

沧州在规划中,小麦种植只是基础,以后还准备在南皮等水利充沛处大面的种植棉花。

这东西我们沧州了解之人寥寥,我期盼你能学有所成,也方便沧州将来施政有方!”

薛大鼎觉得,总不能什么东西都是李泰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

毕竟自己连棉花是什么都不知道,整个计划全部都是李泰口中说的。

将来南皮这里会成为棉花的主要种植基地,大力发展棉花,这一点规划自己没打算改。

但自己是沧州刺史,需要对沧州百姓负责,要是将来棉花无法在这里种植怎么办,或者种植出来的棉花销路不畅,卖不出去怎么办,到时候谁又为南皮百姓负责!

所以薛大鼎感觉,自己还是安排一两个自己人去幽州农业学府去好好学习农业知识。

自己要求也不多,一是学习小麦种植,二是学习棉花种植,三是了解盐田建设。

至少自己手上有人,那将来也不至于对自己将要发展的东西完全都一团雾水。

毕竟,薛大鼎是一个从官奴一路爬到一州刺史的人,虽然在大局观上薛大鼎有些看不清楚事态发展,但做事时小处着手,薛大鼎还是很妥帖的。

挑选几个可靠的族人去学习农学知识,不论是对家族,还是对自己来说都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