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够了!不要了!(4/5)

那种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想要安插到李泰的体系中,是不可能的。

这种人基本上第二天就提议还是去搬砖吧,那个活更适合你!

而朝廷自身识字的人才又基本上是出自世家,而应该怎么说呢?

世家把这些人培养的太过有主人翁精神,或者说他们的思维就是自己出身就是要兼济天下,匡扶苍生的。

跟李泰培养出来的那种就是单纯为了生存而干活,只求安家立业的人来说,优秀太多了。

但李泰这体系的最终目标,或者说是最初建立的愿景与氛围,又让这些本就不愁吃穿,满脑子自我实现,以及让别人尊重一类想法的人很对味。

然后他们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这个体系给吸收掉了,成为了各地的积极分子。

反正李泰也不管,这些人到底是世家的,当地豪强的,还是朝廷派遣进来的。

总而言之,只要是真正干活的,那么进来了也就进来了。

大家都是为了大唐,分什么你和我啊!

换句话说,现在的李泰的体系是很具有吸引力,但同时又有很强的排他性。

至少在李泰制定下了标准后,标准不达标的就是会被自然而然的排斥掉。

这就让李世民想要随便安插人到李泰构建的一个个体系内变得很麻烦。

那就是变得太低等的安插不进去,太高等的安插进去自己很心疼,至于一般的,那还不如从农业学府之中挑选出来的学生好用。

但用了农业学府的学生,那天然就会分润了权利给李泰。

毕竟,只要是农业学府出来的,不说站队不站队什么的,就单单是魏王一句话,有的时候都不需要朝廷的圣旨这些人都就会主动去做事,比如那次的凿冰便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那次后,朝廷对拿李泰给的好处,或多或少都有几分戒备。

但现实是,你戒备没有用啊!

比如说现在魏王有了能够大量增产钢铁的办法,你到底是要不要?

要,肯定要李泰那套标准,肯定要用到农业学府的人,用到农业学府的人,那就必然要扩展李泰的权利。

不要,这可是能够武装四千人一百六十斤甲胃的钢铁啊,只要是脑子正常的执政者,怎么可能会不要这技术。

所以,现在的李世民也很无奈,李泰免费给他送技术,但他手上没有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