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土豪的后路(2/2)

前面提过,C国提出的太空联合体最无法让A国接受的,就是军事一体化。

而对于商人们,C国的鲲鹏号也有他们无法接受的东西——平等。

鲲鹏号采用了“资源点”的资源管理试行方法,其内部人员日常所需则根据有效资源进行平均分配,说白了是个乌托邦式的环境。

这意味着哪怕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富豪,进入鲲鹏空间站后,或许能找到几个拍马屁的,在原则上,并不会获得任何资源、生活环境方面的优待。

A国排名前列的几十个人,占据的总资源甚至能在八十亿人的世界总额里,按百分数来算,人上人都不足以形容,一半以上国家整体产出都被抛在后面,他们能接受和普通工程师、科学家以对等身份生活吗?

更悲剧的是,就算其中有一两个人能接受也没用,因为按鲲鹏空间站已经公开的发展计划,在地表工业生产链完全瘫痪之前,都不会有大款们啥事,前期安排的都是工程师、科学家以及实干型年轻学者。

所以二级怪兽连续出现后,感觉自己也需要找后路的A国大佬们,开始推着A国启动空间站计划。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事,A国计划在一年半内,建设一个总吨位超过两千吨的超级空间站。

两千吨,相当于现役国际空间站重量的五倍,因为不需要负担那么繁重的科研任务,有效容积比和物资囤积量会大得多,足以提供二十人左右长期生活。

然后质疑就来了。

有天文爱好者和数据帝,拿出一套未来空间站的地面拍摄照片,及少量翻译过来的电磁轨道发射器火箭公开信息,一顿不明觉厉的计算得出结果:未来空间站估算已经有两千四百吨,而且从照片上分析,使用了某种新型抗压材料的未来空间站,具有比传统柱段空间站更好的内容空间,A国的计划完全是在浪费资源。

也有网民直指核心,说是财阀们已经在想跑路了。不过这类的争论比较激烈,因为大多数A国人都觉得,财阀完全有能力建设更安全、距离地表更远、持续性更有保障的地下避难所,没必要跑去太空站等死。

其实,地下避难所当然是在建的,不过财阀们秉着以往的投资经验,深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不妨碍他们在空间站上投入一点资源。

不过这些都还不是重点,被质疑最多的是A国空间站的形状及功能性。

A国新计划的空间站,意图用十几个舱段,组成一个多边形结构,等人员就位后通过额外的小型固态火箭让它转起来。

不管是结构还是自转启动方式,都让人感觉很迷,我大A国难道不是行星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吗?为什么会设计出这种……唔……劣质玩具?

然后就有人跳出来给大家科普知识,告诉大家要多少准备工作,多少厂家配合,要攻克多少技术难关,才有可能搭建出鲲鹏空间站那样的结构。

但科普文字向来比较多,现在的网络环境下根本没人看,大家继续骂出方案的部门。

A国这回的效率出奇的高,四天内,拿出修改方案。

变成了和C国一样,先搭建一个中间平台,然后借此组装零部件,弄出个形状更像那么回事的自转空间站。

新方案平息了大部分傻雕民众的怒火,不过稍微内行一点的,和能够自己阅读、运用翻译软件阅读C国航天部门官方页面的爱好者,仍然对修改方案嗤之以鼻。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问题,A国的官方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第一,生产能力。

自怪兽危机之后A国大幅度增加军费,实际也促进了工业系统复苏,但相比C国那个每年生产十几亿吨钢材的工业怪物,这点新增产能完全不够在军事生产之外,再支撑起一个数倍于前的庞大航天工业体系。

第二,发射能力。

人家C国利用电磁轨道发射器,简化了火箭结构,并以此精简了检查流程,加上R国全力支持,还有西中洲的有限配合,才能支撑一个三空间站(含旧空间站,不计月宫)的体系。A国哪怕能更大程度的利用西中洲力量,可是传统火箭的复杂度就是会更高,怎么能保证成功发射的频率?

第三,材料。

从天文爱好者拍到的图片进行反向的结构分析,C国明显掌握了不止一种外星材料技术,而没有与C国进行航天合作(法案限制)的A国,想要造出与C国一样水准的空间站,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载荷,意味着对第一第二条件的需求还要进一步增大。

其实如果在UN升格成太空UN的谈判启动之前,A国就废除相关法案,找C国进行空间站合作,本着人类共同命运的道德观,还真有可能拿到砖墙和防弹布的生产配额。

不过现在C国已经彻底认清矛盾难以调和的现实,为避免出现势均力敌的太空世界大战彻底毁灭人类的希望,其他方面也就失去了在同一水平线起步建设太空势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