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亲人的意义(2/3)

阿玉不解:“这和我是不是乡君有什么关系?我还是阿玉,你们还是我的哥哥姐姐,这又不会变。”

“是这样没错,不过夫子也说了,远近亲疏终有别时,我们身份不一样了,不能走太近,不然更多的人有样学样,会给你带去麻烦的。”刘芸最是稳妥,说话也温温和和的,“阿玉,我们都知道你一直都是那个阿玉,看到你过得很好,我们也过得很好,这就足够了,也不一定非得要寒暄。”

阿玉并不缺玩伴,也不缺亲人,他们在需要的时候能帮把手就好,其他更亲密的关系,倒也不必强求。

这不止是夫子说的,阿爷也在家里说过好几次,一直约束家里人,务必不可因他们是阿玉外祖家的关系,就志得意满,去占旁人的便宜。

阿玉听后,起初觉得好笑,后又觉得暖心。

这样的话,她其实这几日也有所耳闻,不止是外公带领的老刘家,甚至整个胡家村都是如此。

村民们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平日里感念王家,就去帮把手,把他们家越来越多的地侍弄侍弄,租种时更用心。

感念阿玉,就去玉仙子庙里拜一拜,说说话。

更多时候,大家或种地、或做生意,或在工坊里,都是勤勤恳恳做好一件件小事。并不谋求旁人所说的大富大贵,更别说扯着阿玉的幌子去做其他。

阿玉和老王家,是整个胡家村,乃至整个南河镇都这样默默宠着的。

是宠着,也是感恩着。

这也是胡老太爷等人一直耳提面命的效果。

“我知道啦,谢谢你们,不过要是你们想我了,可以给我写信,我现在是乡君了,送信和寄物都有官差走驿站快马专送,会比百姓要快很多哦!”阿玉眨眨眼睛,说得格外调皮。

几人听了,也跟着笑:“那好啊!”

刘娅说:“大哥和二哥念书都差点意思,阿爷打算让他们念完今年就不念了,改去做账房先生。三哥念书还不错,明年就去参加童生试,他和你那几个哥哥还是没法比,要是能得个秀才,那肯定更好呢!”

“那你们呢?”

“我和大姐还在村学里,阿奶的意思是,让我们再读两年,我们村和你们村说好了,要开个新的蚕丝作坊,到时候大姐就去那里做小管事,我可能和大姐一样吧。”说起这个,刘芸就很高兴,“原本大姐都不被允许念书的,我们家钱也不够,可现在好了,大家听说念书就能在胡家村的工坊里上工,工钱给的足,还从不拖欠,十里八村的孩子,念书的可多了呢!”

因为越来越多念书的孩子去上工,大家时不时集思广益,让村里各种工坊的工具不断改良,现在也愈发方便快捷,赚的钱自然也更多。

阿玉也听得十分高兴:“那太好啦,等我下次休沐了,我再回来好好看看。”

“嗯嗯!”

王家的媳妇们,早就给自己娘家准备了各种礼物,老刘家的也没落下,阿玉还额外搭进去一份。

但现在看到哥哥姐姐们,她那想投喂的手又蠢蠢欲动,让汤圆从马车里搬了一大箱好吃的给他们,这才上了马车离开。

汤圆其实心里很疑惑,从万宁城带来的零嘴,早就吃的吃、送的送,压根不剩下什么了,结果小主人还是能让她找到这么大一箱,简直不可思议。

阿玉当然不会告诉她,那是她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而汤圆早就锤炼了一颗优秀贴身丫鬟的心,不该问的绝对不问,只当自己是个傻子、聋子和哑巴。

阿玉走远后,几人看着眼前这个箱子,表情却很沉重。

刘向勤:“阿玉刚才说,她要回去修墓,原来她在都城过得也不好,这些好吃的、好用的,都是她一点点修出来的,我都不忍心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