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二十年前的天榜第一(2/2)

对于这些考生来讲的特殊待遇。

由于牧尘来的比较晚,所以,在轮到他挑选的时候,虽然选择依旧很多,但和第一个挑选的人相比,他已经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去翻介绍了,在至尊级别的灵诀和至尊级别的兵器中,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至尊级别的灵诀,随后就轮到了站在牧尘身后的唐芊儿进行选择。

唐芊儿和牧尘的关系相当不错。

而且,两家的关系从父辈开始就不错。

因此,在陆渊没有阻止的前提下,牧尘帮着唐芊儿仔细参考了一下,从众多至尊级别的灵诀中,选择了一道适合唐芊儿的灵诀补充战力。

“墨岭,你还是选择一把兵刃吧。”

轮到墨岭时,牧尘经过短暂思考后,充分发挥着报团的优势,虽然规则限制了每一名考生只能选择一件物品,要么是灵诀,要么是兵器,但对于报团的考生来讲,他们完全可以让其中一部分人选择灵诀,剩下一部分人选择兵器,然后,把兵器交给那些选择了灵诀的人,以此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战力极高的高手。

然后,等到考生第二次兑换时,也是相同的道理。

以两人报团举例,我主你从。

第一次:我拿灵诀,你拿兵器,在离开安全区后,你把兵器交给我,我以至尊级别的灵诀辅以至尊级别的兵器,哪怕是面对那些单打独斗的高手,也能凭借更强的基础将对方击败。

第二次:我拿灵诀,你拿兵器,在离开安全区后,由于这次涉及到了地至尊级别的灵诀和兵器,我就可以把原本使用的至尊级别的兵器还给你,然后,把我之前学会的至尊级别的灵诀传授给你,最后你把你兑换到的地至尊级别的兵器交给我,相当于置换了一下资源。

按照以上这种方法操作。

在团队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考生。

在前两轮结束后,可以得到一个理论上的满配状态,地至尊级别的灵诀加地至尊级别的兵器。

而在团队中处于服从地位的考生。

在前两轮结束之后,也可以得到第一个档次的满配状态,至尊级别的灵诀加至尊级别的兵器。

所以,在牧尘的设想中,以他们目前的这个团队配置,就算不考虑第三种顶配,毕竟,淘汰一百名七级或七级以上的条件还是太难了,但是,考虑一下前两种,把前两种的资源待遇拉满,他们三个人,只需要淘汰掉三十名七级或七级以上的考生,就可以获取到以上提到的配置,他自认为,他们还是能办到的。

可惜,牧尘忘了,人心各异。

墨岭是他的小弟,不假。

但墨岭也有自己的野心和追求。

如果拿不到机缘,也就算了。

但既然能拿到,就没必要放弃。

而且,退一步说,没人希望自己手里的压箱底绝学被别人知道的一清二楚,既然能抱大腿,自然是抱大腿比较省心:“望前辈海涵,我在一副画像上见过您,您是天衍阁的阁主吗?”

牧尘一脸茫然。

唐芊儿也一脸茫然。

在墨岭身后的不少人都是一脸茫然。

偶尔有两个似懂非懂的。

出言,给其他人解释道:“天衍阁是北苍灵院里的一个组织,这种组织在五大灵院和其他灵院里非常常见,只是名字和构成不太一样,天衍阁的名气和底蕴,在北苍灵院里非常大,据我所知,天衍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这个组织的任何一位首领都曾位列天榜前二十,而且,其中更是出过三位天榜第一,你们可以理解为,天衍阁曾坐拥三位被北苍灵院内所有学员公认的第一人为阁主……”

听见这个解释,不仅周围人倒吸一口冷气,就连牧尘和唐芊儿,也情不自禁的倒吸一口冷气。

他们虽然无法想象,凌驾于几十万名学员头顶的第一人会强到什么地步,但能凌驾于几十万名学员之上的人,肯定比他们这些人强的多。

更何况,天衍阁一共出现过三位!

而且,历代阁主就没掉出过前二十!

换句话说,历代天衍阁的阁主,哪怕是最弱的,从上往下数,也能在几十万名学员中排进前二十,说是万里挑一,已经算是保守的说了。

而墨岭问的是什么?

陆渊是不是天衍阁的阁主?

甚至说,他在画像上还见过陆渊?

“你在哪儿见的?”

陆渊也有点纳闷,摸摸下巴:“能把我联系到天衍阁上,说明持有画像的人是天衍阁的成员……”

“是我的一位远房族叔。”

“他说,他当年还见过您。”

“就是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他了。”

墨岭一听陆渊的回答,立刻猜到了陆渊的真实身份,毕竟,天衍阁的阁主一共也没几位,传到这一代,也才七代,只有第一代和第三代的阁主是男性,剩下的阁主全是女性,第三代的阁主他不认识,但他的那位通天境的远房族叔曾说过自己的履历,亲眼见证天衍阁的崛起,说明他的那位远方族叔一定是第一代阁主时期的成员:“他还叮嘱过我,如果能加入北苍灵院,让我去找一位叫穆菱的老师,还说那位穆菱老师是他曾经的小队队长……”

“穆菱我倒是知道。”

“静儿手下的一位得力干将。”

陆渊点点头,既然有关系,就没必要公事公办了:“你可以多选一种资源,或是选择两本灵诀,或是选择两件兵器,亦或是各自选择一种;时间过的真快,已经有人变成叔伯辈了……”

墨岭搭不上话,只好默默点头。

在其他人羡慕的目光中。

光明正大选走了一道至尊级别的灵诀和一件兵器。

没有人敢质疑不公。

因为发不发灵诀是陆渊的权力。

想要,就闭嘴,就无视。

这就是大千世界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