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故旧之敌(1/2)

入住客栈第二天,也是林书航进入场景的第九天。

凌晨时分,宝华寺出现了严重的意外事件,有紫雷天降,引起大火燃烧,伴随着火药爆炸的声音,非但有数座大殿毁于一旦,且当时正在寺庙中上香的善男信女们也受到波及,致三死二十七伤。

城中传言,这是帽妖现世,在城中伤人,林尚书的调查本无问题,却被奸臣陷害入狱,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佛祖震怒,这才在宝华寺显灵,降下天雷以示惩罚。

再加上昨晚帽妖再现,现在又是宝华寺降雷,开封府的舆论终于是按压不住了。

天才刚亮,帽妖的事就已经无可抑制的再次被人们提起,此前官方榜文说不许议论,但现在人心惶惶,既有人开了头破了禁,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谈论的人很快就越来越多。

此时的开封府正忙着昨晚的案件追查和宝华寺的变故,没来得及去管控,于是此前已经被强压下去的话题,顿时如决堤的江河般滚滚而来。

一时间,街头巷尾,谈论昨晚帽妖的人多如过江之鲫,更有当晚住在那附近客栈的人,绘声绘色的描述着那狼妖吃人的过程,搞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但官府的高压也很快随之而来,自辰时末,街上除了巡逻的官差外,还多出了禁军的身影。

压制言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只要不是当面起哄大肆宣扬,酒肆茶馆中的客人们要聊上几句帽妖,不管禁军还是官差都已经是睁只眼闭只眼,实在是管不过来。

但至少,频繁的巡逻能给与平民一定的安全感,维系住如今这已经开始有点濒临崩溃的长安城现状。

等到下午,新的传言又出现,说宝华寺的天雷不是天灾,而是人为,正是昨晚口称见到了帽妖的茅山道士。

此人与林家是一伙的,利用茅山道术召唤妖雷,在宝华寺制造混乱,分明就是想要扰乱开封、图谋不轨,又或是制造假象给林家开脱,同时指责朝廷颠倒黑白。

皇帝闻之震怒,要求开封府不惜一切代价,也一定要将陈乐之缉拿归案,于是街上巡逻的官差和禁军们就又多了一项任务,抓道士。

林书航则是听得眉头微微一皱。

用雷去劈宝华寺的必然是陈乐之无疑,倘若是真让他功成身退,那宝华寺的妖僧们便没有理由如此声张,毕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知道陈乐之是茅山派,直接去问茅山要人、又或是直接找茅山的麻烦就行了,现在搞得如此满城风雨,除了打草惊蛇之外,靠这些官差进军,又怎可能抓得到一个武、气双修的道家高手?

如此大肆宣扬,其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陈乐之已经被宝华寺拿下了,妖僧怕真惹得茅山倾巢而来,因此故意散布谣言,说陈乐之已经逃走,反正与他们是无关了。

同时,还可以借此来转移平民们的话题,稍稍缓解一下京城里的焦虑感,也可以进一步的将林家勾结妖邪的罪名给坐实下来,称得上是一箭多雕。

坦白说,罪名什么的,林书航倒真不在意,‘帽妖’的事他已经知道得差不多了,只要实力恢复,夜探宝华寺,摸清敌人底细后,直接将那飞碟搜出来,将妖人们全绑了,扔到皇帝老儿面前,自然一切都能真相大白。

至于说皇帝不想认错之类,这倒真不用担心。

宋真宗此人,早期时励精图治,武功方面,著名的澶渊之盟便是他亲手缔结的,促成了宋辽百年和平,而文治方面也是不弱,任用吕端为相,促成了咸平之治,算得上是文治武功双全的皇帝。

虽说如今1018年,已是真宗后期,朝堂上后宫干政,真宗自己又广建宫闱、劳民伤财,风评大为下降,但其喜好仙道,北宋五鬼之一的王钦若便是因为献天书与真宗,促成封禅泰山,才得以坐上宰相之位的。

而自己,只需在真宗面前稍稍展露一些法术手段,还怕不能收了这老儿的心、为林家平反?

因此现在对林家的各种污蔑,大可不用理会便是。

相比之下,反而是陈乐之的处境让林书航更为担忧一些。

这宝华寺显然已经是妖族一脉,别说茅山与这天下妖魔本就已经是深仇大恨,纵然没仇,以陈乐之的修为,在妖怪眼里也必然会是最可口的一顿大餐,倘若陈乐之真陷落在了宝华寺,那怕是已经凶多吉少。

茅山派将百余年前的一份承诺守到了现在,林书航还是蛮承情的,可惜现在实力未复,也只能是望而兴叹了,但愿那家伙的运气好一点吧。

进入客栈后的第三日上午,也即是进入场景的第十天,距离自己的恢复期还有大约二十几个小时。

城中的禁军变得更多了,开始挨家挨户的盘查,查户籍、查姓名查各种所有的一切。

不管客栈、民户还是各种酒馆商家,所有大街上的人,随时随地都必须无条件配合,说是那陈乐之已经易容改扮,混在城中隐藏,要用最快的速度将之排查出来。

显然,宝华寺的那位开始有点急了,陈乐之这颗棋子也被他找到了新的利用方法,这是借口抓陈乐之,实则在排查自己这个穿越者啊。

长相容貌可以改变,灵元可以隐藏,但这身份籍贯,刑事询问,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干,就不信对方同样也能接得住招。

听说朝廷为了今天的排查,还特意从附近城镇里临时抽调了许多经验丰富的捕头和六扇门中人,就是要利用这些人的专业,将穿越者的伪装给撕下来。

结果忙活一上午,陈乐之没找出来,各种牛鬼蛇神倒是全都露了原型。

逃了几年的通缉犯、惹下各种官司后来京城大隐于市、隐姓埋名的,各种惯犯小偷,乃至打家劫舍、绑票后来城里拿赎金的土匪强盗……

别的地方不说,光是林书航所在这条客栈街,只一上午时间就已经查出来了好几个身份不明、又或是身份有明显问题漏洞的家伙。

林书航自然也在此排查之列中,但只随口编了个川蜀籍贯,姓白,家里是开钱庄的,因为三日后,开封聚源钱庄正好要举办一次珠算比赛,借此机会,也想看看能不能为家里招揽个厉害的账房。

在酒馆里呆了两三天了,似‘聚源钱庄的珠算比赛’这类杂闻消息,即便不打听也能随时都听到,林书航不过只是随口一提而已,至于川蜀籍贯,也不过是随口报上,因自己本就是川人,对古川语也有所研究,口音比较相似,冒充起来也方便。

这个时代是没有身份证一说的,官员有鱼袋可以证明其身份,老百姓则只有男丁,才在当地官府有户籍登记。

短短几天时间内,对方根本就不可能到四川去求证,这种盘查,其实更多的还是在考验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露出什么慌乱来。

除此之外,捕头们也会随机询问一些问题,比如户籍所在当地的风土人情之类,又或你这一路从何而来,沿途途径何地,有些什么见闻之类……这些捕头们走南闯北,见识极广,这个时代的交通又并不方便,相对于大多数旅客而言,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太多外地的东西,反而捕头们什么地方的方言都能说上几句,对各地风土人情也相当了解,还懂得人性和心理学,不要说直接答错了,但凡你的身份和回答稍有出入,很容易就被他们嗅出味道、再把你揪出来。

当然,这一套对林书航显然是无效的。

论心态,那叫一个稳如老狗。

论计谋反应、文字游戏?林书航对这些捕头们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再次轻松蒙混过去,还坐在大厅里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看着那些捕头审讯,顺便还趁捕头歇息时,邀他喝了两杯,套了个近乎,可惜对方职位卑微,没能弄到点什么有用的新信息出来,只是对他这川蜀富商的身份算是再三确认、确信无疑了。

对方出招,自己拆招,虽是对方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等所有有利因素,但自己只一招不变应万变,便已可稳如泰山。

大概是在找人上面屡屡受挫,让宝华寺那位大为光火,且又坚信林家那穿越者必然还呆在城中,因此等到傍晚时,终于是放出了最后的大招。

官府大肆张贴榜文,大意是说,林家勾结妖邪祸乱开封,罪该万死,皇帝本是念其功绩,只暂且将其羁押,却不想其首犯林特杀官越狱逃跑,且用官差尸体当做替身蒙骗世人,在逃跑后又再次伙同茅山道人陈乐之在开封府散播谣言,其心可诛!

如今圣上下令,要求在全国境通全面缉林特,除非林特主动投案自首,否则截止明日正午,要将林家上下十一口押赴菜市口,全部斩首示众。

看到这消息,纵是林书航也不禁脸上生起一丝寒意。

这招有点狠,这还真是被人掐住命门了……

自己穿越的任务是为了保住林家血脉流传,倘若任由林家人被杀,那就算实力恢复后再怎么大杀四方,也挽回不了任务失败的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