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陈五事疏》(2/2)

站在书案前,高拱伸手提笔,在案上早已铺好的宣纸上开始书写起来。

“大学士高拱等谨题:为特陈紧切事宜,以仰裨新政事。兹者恭遇皇上初登宝位,实总览万之初,所有紧切事宜,臣等谨开件上进,伏愿圣览,特赐施行。臣等不胜仰望之至,谨具题以闻:”

这是要用内阁阁议的形式上报皇帝,所以高拱用上“等”字,奏疏最后还要有内阁三人署名。

想到昨日在文华殿上发生的一幕,在群臣第一次劝进时,小皇帝居然不知如何应答,而选择侧身问身边的太监冯保的画面,一时间高拱心里就有了接下来要说的话。

提笔继续写道:“一祖宗旧规,御门听政,凡各衙门奏事,俱是玉音亲答,以见政令出自主上。臣下不敢预也.”

高拱此时文思泉涌,笔走龙蛇,一条条他认为要遵循的祖制出现在他脑海里,而这些祖制,无一不是明初限制宦官专权的制度。

不过,很快高拱又想到皇帝那里还有的一项特权,那就是“留中”。

其实这事,以前隆庆皇帝还在时,有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就会选择留中,不做回答。

还有中旨,不经内阁和六科,若是不对幼帝发布中旨做一些限制,怕是会把中旨变成冯保的一言堂,他想发什么就发什么。

于是又继续写道:“三事必议处停当,乃可以有济,而服天下之心。若不经议处,必有差错.”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就过去了,高拱也终于收笔,看着自己写的近千字的奏疏,高拱还是颇为满意。

又反复看了两遍,再思考半晌,确认没有遗漏,自己所想皆在言中。

此奏疏,高拱主要提到五件事儿,所以到最后,他在奏疏淡黄的绢丝封面上,恭恭敬敬题上了《陈五事疏》五个字。

奏疏虽已经写好,可今日为时已晚,高拱不打算今天就召张居正、高仪商议此事,而是打算留到明日上午再议。

阁议之后,立即送入宫中批复。

“老爷。”

这时候,门外书吏进门,在门口恭谨道。

“有事儿?”

高拱看着他问道。

那书吏犹豫片刻还是上前几步,在他耳边小声说道:“刚才陈公公送来条消息,宫里陈皇后和李贵妃在一起,说起宫中头面首饰,自前年制备一套后,这两年都没有再做新的。”

能留在身边的书吏,自然是高拱信任之人,听到他的话就明白陈洪的意思了。

宫里的头面首饰,其实是隆庆三年的时候皇帝就有意要给后宫嫔妃打造一批新的,但是遭到了时任户部尚书马森的拒绝。

此事最后拖到了隆庆四年才打造完成,而马森也因此不受隆庆皇帝待见,被打发回去了。

陈洪想什么,高拱自然明白,那就是要讨好陈皇后和李贵妃,一个拥有朝政的裁决权,一个是小皇帝的生母。

高拱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等书吏出去以后,高拱就在考虑这个事儿。

要让他主动给户部张守直那里下条子,传出去对他名声有损,还得让其他人去打招呼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