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死地(3/3)

中铁峰郡的西侧河岸线大约80公里宽,匕首之墙和盾之墙加一起大约22里宽。

特尔敦人调转主攻方向之后,温特斯缩短了需要防御的宽度。

但22公里也还是太宽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条防线到处都是漏洞。

特尔敦人的优势在于机动性,铁峰郡方的优势在于地形。

所以温特斯重点防守几处咽喉要地,其他地方则以骑兵对骑兵。

特尔敦人可以派遣小股精骑翻山越岭迂回,温特斯也能出动骑兵反清扫。

奇兵覆灭,泰赤选择退兵。

其他几路进攻、佯攻的特尔敦人也无功而返。

温特斯命民兵将特尔敦丢弃在外面的土囊都收走,毕竟羊皮可是好东西。

白天的战斗在盾牌之墙发生,夜晚的战斗则由匕首之墙发起。

“为什么敌将不守河岸,反而让出河岸,在内陆布防?”对这个问题,泰赤百思不得其解。

当天晚上他就明白了——至少说,他认为他明白了。

地形决定了盾之墙和匕首之墙大致呈l型结构。

如果[l]的尺寸小一些,小到火枪和火炮的射程之内,那么两堵墙之间的空地就有了一个术语称呼“杀戮地带”,也叫“杀戮场”。

虽然匕首之墙和盾之墙的尺寸以公里计,但这两道墙的相对位置仍旧意味着一种夹击态势。

墙不仅是防御敌人的盾牌,也是发起进攻的出击阵地——围城战术课的内容。

当天晚上,泰赤得知有大队人马从“长墙”出击,不仅不吃惊,反而大呼三声“好”。

[注:“长墙”和“短墙”是特尔敦人对“盾之墙”和“匕首之墙”的称呼]

他早就算准对方一定会趁夜突袭,而且一定是从短墙攻过来,长墙的鼓噪出击必然是诱敌。

无论如何,只要对方选择离开工事野战,就是给特尔敦人机会。

依照泰赤的布置,分散扎营的各头领逐渐收缩,吸引两腿人的深入。

泰赤的本部精兵则守在矮墙附近,等待伏击矮墙出动的突袭部队。

果不其然,长墙鼓噪出击之后,矮墙也有了动静。

火把接连点起来,人喊马嘶声不绝,泰赤耐心地等待着。

直到从背后响起奔雷般的马蹄声,泰赤才意识到出了差错。

温特斯既不是从匕首之墙出击,也不是从盾之墙出击。

他在上游特尔敦奇兵曾经泅渡的位置架设浮桥,率领骑队穿越山林,朝着蛮子后背捅了下去。

一夜混战,特尔敦人尽数撤到滂沱河南岸,泰赤仅在北岸保留少量精兵控制徒涉场。

铁峰郡一方最终控制战场,从这个角度来说,是特尔敦人输了。

但是特尔敦人输的时间很短暂,天一亮,他们就重新攻入北岸。

而铁峰郡方的部队已经再次收缩回两道墙之后。

第二天的攻势比第一天还要凶猛,如果是第一天只是囊土和迂回的话,第二天特尔敦人开始使出蛮力破墙。

温特斯同样不再保留余力,投入预备队死守盾之墙,同时以骑队突击特尔敦人侧翼。

铅弹飞舞、战马纵横,到当天下午,前一刻还在凶猛进攻的特尔敦人忽然如潮水般退走。

黄昏时分,脸色惨白的传令兵给温特斯送来一个坏消息。

“阁下,蛮人……蛮人拆毁了滂沱河北岸的拦马墙。”年轻的传令兵几乎站不稳,带着哭腔说:“顺着峡谷小道往西边去了!”

传令兵找到温特斯时,温特斯正在医疗所处理伤势。同为骑队成员,同样负伤,牛蹄谷的高瘦代表和矮胖代表也在场。

“操!”矮胖代表——他叫[“胖子”南多尔]——登时头晕目眩,抓住传令兵衣领颤声问:“蛮人怎会知道峡谷小道?只有本地人才知道!谁出卖了我们?!”

传令兵眼中带泪,拼命摇头。

“那个小道?”胖子南多尔的情绪濒临失控:“那个小道那么窄!大军怎么通行?”

高瘦代表——他叫[雅科布·格林]——也面如土色,摇摇欲倒。

温特斯缓缓开口:“水浅了,自然就露出更多的干岸,能走更多的兵马。”

“不会的!那条小路夏天根本不会露出来!冬天水再浅也就能走一人一马!怎么可能容大军通行?!阁下!”胖子南多尔如同抓住救命稻草,猛地握住温特斯衣角:“赫德蛮子一定没过去几个人!来得及!现在去还来得及!”

“恐怕来不及了。”温特斯靠在树干上,轻轻摇头:“要是连特尔敦人的主力部队都过不去,我还在上游筑坝拦水干什么?”

“那……白费了?”胖子南多尔彻底失神,悲怆地喊道:“咱们在这拼了命、流的血,全白费了?还是没挡住……”

高瘦的雅科布·格林回过神来,一把拉住老对头,恭敬地问温特斯:“阁下,您说的……水坝,什么意思?”

“水坝。”温特斯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慢慢躺在松枝和枯叶中,仿佛有千斤的担子从肩上卸下来:“就是水坝。”

……

滂沱河上游八十公里处,小石镇境内。

峡谷间,由木桩、石笼和泥土筑成的简陋水坝已经蓄满了水,只留一个小豁口向外泄水。

从水坝出发,沿着河道往下游走十公里,河道将会与另一条河道交汇。

再往下走,才叫滂沱河。

而这条被水坝拦截的河,是滂沱河的支流[汇清河]。

即滂沱河下游的水量来自支流[汇清河]和干流[滂沱河]

冬季本就是枯水期,温特斯又截断了[汇清河],滂沱河的水量已经达到了三十年以来的最低点。

……

牛蹄谷,西南方向,旷野。

牛蹄谷的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被动员起来。在一营长塔马斯的带领下,彻夜不修地筑起另一道墙。

这里,才是温特斯给特尔敦人挑选的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