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老头、狼、羊和芜菁(2/5)

骑兵仅有十二骑,难民却有上百人。

“热沃丹可是在闹瘟疫啊!”为首的骑兵年纪不大,他拦在道路正中央,挥着胳膊,用还有些稚嫩的声音竭力大喊:“回去啊!大家!”

难民们不敢冲击骑兵,但也没人愿意就此离开。

僵持之际,一位老人拄着长杖,颤颤巍巍走出人群,哀求道:“老爷啊!若不是实在没办法,谁愿意背井离乡啊!瘟疫俺们没看到,但挨饿是实打实的。蛮人把庄子的粮食都抢了、烧了,俺们是真的捱不下去了。老爷啊!求求您发发慈悲,放我们过去吧!”

一位瘦骨嶙峋的母亲也走出人群,抱着尚在襁褓的婴儿,向骑兵们哭求。

原本不敢有动作的人群随之变得躁动,难民们迈开脚步,走向骑兵队。

“请听我说!”为首的年轻骑兵高喊:“赈济粮马上就到!”

然而嘈杂的蹄声和哭喊盖住了年轻骑兵的声音,没人听到他说了什么,更没人在意他说了什么。

年轻骑兵咬着牙挥了挥手,十二名骑兵调转马身,扬鞭离开。

“他们退了!”人群欢呼雀跃。

旋即有人惊呼:“他们又来了!”

只见十二名骑兵排成一条横线,相邻骑兵就像是被铁索连住一样彼此紧靠着,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拍向难民。

还没等骑兵冲到近处,人群前进的势头就被遏制、摧垮。

因为饥饿,抱着婴儿的母亲根本没有力气奔跑。她转过身,用后背对着蹄声,将孩子护在怀里。

预想中马蹄踩碎人骨的惨烈一幕并未发生,骑兵们稳稳在人群外围驻马。

四散奔逃的难民们逐渐停下脚步,为首的年轻骑兵打马向前,摘下头盔,露出一张生理稚嫩、但又成熟沉稳的面孔。

“请听我说。”安格鲁清晰地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赈济粮马上就到。”

这次大家都听清了。

难民们重新聚拢起来,安格鲁飞快地检视人群:没受伤、没受伤、摔破了胳膊、没受伤……

然后他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人坐在地上,表情痛苦而扭曲。一个中年女人还有几个年龄不一的大小孩子焦急围在中年男人四周。

中年男人并未发出任何声音,但他的额头上不断沁出大颗大颗的汗珠。

安格鲁心里一阵刺痛,他轻唤身旁的老杜萨克:“巴兰·季莫耶维奇?”

在骑兵队,老杜萨克[巴兰]算是半个军医。老头叹了口气,下马走向受伤的中年男人。

实打实地说,老巴兰并不在乎庄稼佬的死活,他的性格中还带着杜萨克作为“皇帝的鞭子”那种被刻意培养出的残忍。

但当巴兰听到连长使用“本名和父名”的尊称,他便知道小娃娃又心软了。

“大人。”那名最先站出来的老人来到安格鲁马前,鼓起勇气问道:“赈济……真的有吗?什么时候能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