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铁匠(2/4)

“还有可能恢复开采吗?”温特斯严肃地问。

“当然可以。”老人淡淡笑着:“矿石就在山里,有什么不能采?”

“不瞒您说,老人家。”温特斯坦诚相告:“我想重启铁峰矿,开炉冶铁。”

“何必呢?”老波尔坦半靠在床头:“买钢堡条铁不是很好?”

温特斯据实回答:“钢堡条铁买不到了,现在铁峰郡所有铁匠用得都是存货。继续这样下去,我就是在等死。”

话音一落,小小的房间顿时安静下来。

……

钢堡索林根位于蒙塔共和国,坐落在遮荫山脉之中。

因此钢堡的铁器、条铁进入帕拉图的运输方式是“水路”,一路顺流而下直到烬流江。

运抵铁峰郡还需从烬流江再次出发,先到镜湖,然后沿着大角河逆流而上,一直到铲子湖的铲子港卸船。

太平日子,当然没问题,但现在蓝蔷薇和红蔷薇在打仗。

蓝蔷薇势力横亘在红蔷薇控制范围和蒙塔共和国之间。

想运到烬流江?

蓝蔷薇这一关,钢堡的货物就不过了——阿尔帕德只要脑子没有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截断钢堡对红蔷薇的铁器输送。

更悲催的是就算过了蓝蔷薇一关,还有红蔷薇一关,诸王堡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若即若离的新垦地行省获得铁器供应。

即便能再过红蔷薇一关,还有新垦地军团!

铁峰郡目前正处于三重封锁之下,一层比一层严密。

别说是现成的条铁,就是一粒铁渣也运不过来。

而温特斯眼下要用到铁的地方可太多太多。

种地要农具,农具要铁;

温特斯得给流民、士兵盖房子,要工具,工具也要铁;

他还必须尽可能重新武装他的军队——总不能让士兵们就一直拿短矛打仗吧?

他想要盔甲、想要剑矛、想要火枪,全都要铁。

打赢胜仗的温特斯悲哀发现:这片土地能造桌椅、能造陶罐、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做纸,但是一斤铁、一尺毛纺布、一幅盔甲都不能造。

铁峰郡是彻头彻尾的落后农业边疆郡,她的商业不甚发达,只有规模很小的手工业。

大庄园经济导致除了庄园主阶层,所有人都很贫穷。

铁峰郡在过去,是靠着出售农作物,再买进那些她无法生产的东西为生。

而如今,铁峰郡与外界的物流渠道已经被掐断。

摆在温特斯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坐吃山空,安静等死;要么奋力一搏,自给自足。

……

“原来是这样。”老波尔坦沉思片刻:“那我能理解您要重启铁峰矿的急迫心情,只是这件事并不容易。”

“这件事,不光是为了我的生存。”温特斯认真地说:“有一位智者告诉我,‘钱流转的次数越多,钱就越多’。不知您是否听过?”

“没有,钱不应该是越流转越少吗?”老波尔坦的声音低沉。

温特斯一有机会便传播这套[流转理论]:“对于个体而言,钱越流转越少。码头工人领了工钱,去买面包。面包师赚到钱,又去磨坊买面粉。钱每次转手,都会减少一些。最后落进农民钱袋里只有很少一部分。”

他原文引用安娜的话:“但是面包师挣到钱,就能养活他的家人。磨坊主挣到钱,也能养活他的家人。钱的每一次流转,都让城市乃至国家变得更加繁荣,从这样来看,整体的财富等于是在‘增加’。

比起被吝啬鬼和老财主装进罐里深深埋起来。钱,还是要多多流转的好。流转次数越多,就越好!”

小铁匠卡洛斯迷迷糊糊,中年铁匠绍沙若有所思,而老铁匠波尔坦越听越震撼。

保民官所说的这套东西,他也曾经有过朦胧的想法。但是总结成条理清晰、简洁明确的文字说明,他从未做到过。

“想要让钱多流转。一,要减小流通渠道的阻力,便是促进商业;”温特斯侃侃而谈:“二,就是要开源!钱就像水,得有源头才能持续流淌。”

他直直注视老波尔坦的双眼:“我要冶铁,就是要开源。我不仅要冶铁,凡是能搞的生产,我都要搞。哪怕‘造’比别人成本高,也比买强!

我不屑于掩饰我的想法。我做这些,首要目的是自救、自强。在这过程中如果能为铁峰郡万千百姓谋福祉,我也会尽力而为。

铁峰郡如今在我的权威之下,不说造福一方,但至少我不会比新垦地军团做得更差劲!”

房间里变得极为安静,绍沙和卡洛斯大气都不敢出。

“当真英雄出少年,我这老头子是真的有点害怕。”老波尔坦苦笑着摇头:“这些‘钱越流转越多’的思考,是您自己想出来的吧?那位智者,您说自己吧?”

“不,不敢居功,真的是一位智者告诉我的。”

“这位智者是谁?”老波尔坦眼中有些期盼:“我能否与他相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