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炉焰炽腾(六)(3/3)

上将一眼就看到了右手边一名沉默不语的老部下,他毫不客气地直接点了后者的名:“马克思,打一开始你就在那埋头抽烟,怎么?没话可说?”

被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锁定的[马克思·伯尔尼]上校放下手中的烟斗,转动了一下手指上断裂的铁戒指:“我在琢磨……阿尔帕德将军的命运。”

“别废话。”上将直截了当地下令:“说!”

“按照联省方面的规划。”伯尔尼上校越说眉头皱得越紧,他严肃地问:“阿尔帕德将军……是否还有赢得战争的可能?”

环顾同僚,伯尔尼上校在所有人的眼睛里都看到了否定的答桉。

“联省人这次把家底都掏了出来,不仅调动我们,还动员了瓦恩的陆军。”最开始说话的校官恼火地断言:“我们攻北线,联省人和瓦恩人攻东线,就算阿尔帕德那个老家伙再能打,也不可能扛得住两面夹攻。更何况,他才几个兵?榨干他们也耗不过联省人。”

此话说完,会议室里不少人跟着叹了口气。

参加这场会议的人员都是资深职业军官,虽然很多人在情感上很希望阿尔帕德能痛揍联省人一顿,但是双方的实力、态势就摆在那里,胜负一目了然。

“不过。”磁性声音又一次响起:“战场上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最开始说话的校官闻言,抱起双臂,不屑地轻哼了一声。

上将盯着伯尔尼上校:“你小子琢磨到现在,就琢磨出来‘联省人一定能赢’?”

“是的。但是我所担心的不是这件事。让我担心的事情不在明年、后年,而是在五年以后、十年以后。”伯尔尼上校起身,环视会议室,居高临下地询问同僚们:“联省人赢下这一仗以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果联省击败阿尔帕德将军、进而掌握帕拉图,联盟内部的力量平衡将会彻底瓦解。一旦将帕拉图的资源整合,联省将会取得对于维内塔压倒性的优势。”

“他们会就此满足吗?”

“还是会继续军事冒险?”

“我们究竟是会结束帕拉图内战?”马克思·伯尔尼上校叩击长桌,重重地问:“还是会迈向一场更大规模的全面战争?”

会议室里陷入长久的沉默,伯尔尼上校直接扯下了蒙在会议室里的大象身上的幕布。当有意无意避而不谈的晦暗未来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蒙塔籍军官们既愤怒、又无力。

“那我们又能怎么办?”最初开口的上校忿然作色:“病根三十年前就落下了,早就拖成了绝症。”

磁性声音也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诚恳地说:“伯尔尼上校,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是……蒙塔陆军不是联省陆军,决定这一点的不是我们是否有效彷他们的意愿,而是我们没有效彷他们的力量。”

磁性声音的主人神情有些落寞,但是口吻依旧无比冷静:“我们只能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从古至今,我们的家园就不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土地。过去,我们依附于帝国生存;如今,我们的共和国依附于联省共和国生存。”

磁性声音的主人继续说道:“对于蒙塔共和国而言,硬要摆脱联省就像是要扯掉自己的半边身体——即使不考虑可行性——其成本也要远远比参与一场全面内战。所以作为蒙塔共和国的军人,我们只能服从共和国的最大利益。即加入胜利者的一方,并为蒙塔共和国取得最好的加码——哪怕这种行为是屈辱的,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会议室里依旧安静,与会的军官们更加用力地抽着烟斗,但是这种沉默态度本身就意味着他们已经隐隐被磁性声音的主人说服。

停顿片刻后,磁性声音的主人看向伯尔尼上校,迟疑地问:“或者说,您有什么能够扭转形势的……计划?”

众人的目光立刻都投向了伯尔尼上校。

“没有。”伯尔尼上校干脆回答。

蜡烛的光芒更暗澹了。

对于在场的高级军官而言,刚离开象牙塔时还在散发的理想主义的光芒在他们身上早已消散,一腔热血也被官僚主义的琐碎磨平,但是他们依稀还是记得,他们当初是怀着多么强烈的自豪感,宣誓成为一名保卫联盟的军人。

然而眼见伟大盟约终成一纸空文,只剩冰冷的利益考量,尽管没人会承认,但是每个人都感到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悲哀。

“但是,即使只考虑共和国的利益。”伯尔尼上校扳动着手指上的铁戒指:“我们也不应该让联省人赢得太轻松。”

其他人迅速明白了他的意思。

“没用的。”最初发言的上校不屑一顾:“就算第七军团不参战,就凭阿尔帕德剩下的那点老弱病残,也不可能顶得住联省人和瓦恩人的合攻。”

最初发言的上校使劲磕着烟斗,瓮声瓮气地说:“归根结底,联省人赢得好看还是赢得难看,不取决于我们,而是取决于帕拉图人。帕拉图人已经自己跟自己拼了好几轮,现在,哪怕把尽流江两岸的帕拉图人都捏到一起,也不可能是联省人的对手。更何况,阿尔帕德都多大年纪了?指不定哪天就会一命呜呼,阿尔帕德一死,帕拉图军政府还有哪个人能挑大梁?”

最初发言的上校越讲越恨铁不成钢,最后使劲把烟斗一砸,断言道:“别想指望帕拉图人了,帕拉图陆军早就后继无人——时间,是在联省人那边。指望帕拉图人,还不如指望维内塔人出兵,跟联省人正面开干。如果是那样,联省人说不定会低下他们的头。”

听到同僚说帕拉图陆军后继无人,马克思·伯尔尼上校又一次想起了在钢堡遇到的那名有勇有谋、锐气十足帕拉图尉官。

如果阿尔帕德麾下的军官都是那个水准——不,一半是——也用不到一半,只要四分之一是——甚至只要那一个人能成长起来——胜负恐怕还无法断言。

伯尔尼上校的脑海中又闪过在钢堡擒获的那名帝国间谍的供述。

“不,帕拉图陆军还‘有人’。”伯尔尼上校说:“时间,也不一定是站在联省人那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