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炉焰炽腾(五)(3/4)

而皇帝为他的利剑提供了选择权:要么继续留任战争大臣,要么担任新成

立的国务会议下属的军务委员会主席。

按照纳尔齐亚伯爵的解释,国务会议的职能将是就一切立法和预算事务展开辩论,并向皇帝提供建议,同时肩负一定的监察职能。

阿拉克切耶夫对于形形***的「委员会」并不陌生,事实上,帝国治理体系的核心就是建立在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幕僚团、议事会、委员会之上。

皇帝针对不同的责任范围和统治区域,设立多个议事会。

议事会的成员审阅并讨论各自职责范围的所有来函、奏报和备忘录,加以批注后呈交皇帝,为皇帝应当采取的行动提供建议。

这套体系由现任皇帝的祖父所建立,彼时帝国皇帝的权势与今日相差甚远。皇权生存在贵族的夹缝中,皇帝真正统治的区域像是公国中的孤岛。

议事会制度显著地提高了帝国官僚机构的效率,使得皇帝能够在有限的领土上榨取出更多的力量,在内部斗争中不断取胜。

然而,随着皇权愈发扩张、帝国政府的统治愈发精细,议事会已经不足以应付来自帝国境内、境外的海量奏报。

于是疯皇理查四世又在议事会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常设机构,用于处理某一特定责任范围的事物——「政府部门」的概念由此走入帝国政治。

但是权力的重新分配必然引发既得利益者的反扑,理查四世建立「常设部门」的改革举措,自然也引发了「穿袍贵族」的强烈不满。

为了获取足够支持推行改革,理查四世折中将常设部门置于议事会之下。

从此,来自帝国各个角落的来函、奏报和备忘录先由各政府部门处理,各部门将需要决策的内容呈送给相关议事会,再由相关议事会讨论并附上建议,交由皇帝裁决。

虽然这种设计造成了权力重叠、职责不明、传达低效等一系列问题,但是目前来看,这套行政系统运行得还算不错。

三十年来,帝国对外战争的一系列辉煌胜利就是明证。

所以,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有南方叛党风格的「国务会议」又是干什么的?

自当今皇帝即位以来,像他的祖父、父亲所推行的那种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从未发生,但是小范围的柔性革新从未停止过。

各个议事会、委员会、政府部门的结构和权责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阿列克谢·阿拉克切耶夫也不敢确定,真正的权力在未来究竟会落入哪个机构手中?

但是比起那些挖空心思揣测圣意的宫廷弄臣,阿列克谢·阿拉克切耶夫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得到答案。

「陛下,请恕我愚钝。」阿拉克切耶夫眉头紧皱,直白地向皇帝发问:「这个所谓的「国务会议」,难道不是与现存的大部分议事会存在权力的重叠?您是想要建立一个所有议事会的委员会?」

一旁的纳尔齐亚伯爵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像个雕塑一样毫无生气地站在角落,耳朵却高高地竖了起来。

「不愧是你。」纳尔齐亚伯爵心脏怦怦直跳,他止不住地想:「不愧是你。」

阿拉克切耶夫能轻易发出的问题,纳尔齐亚伯爵永远也无法问出口。

皇帝平静地注视着阿拉克切耶夫,在他身后,疯皇理查同样也在注视着阿拉克切耶夫。

「是取代所有议事会的委员会。」皇帝说。

取代所有议事会的委员会?

取代所有议事会的委员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