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全新城市(3/3)

手笔,自然天差地别。

水仙港多多少少还需要考虑现状,但是雄安新区不一样,现状可以不用考虑,该怎么合理规划设计就怎么合理规划设计,也不用考虑节省成本,一切都按照最科学、最合理进行规划设计。

刘一辰他们都看得很认真,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2天之后就是举行高级别会议,他们需要在这两天熟悉了解整个雄安新区的规划资料和相关的调查资料,并且还需要从各自专业上提出问题、给出建议。

刘一辰看到大学城,心中暗暗一笑,看来传言不虚啊,在雄安新区,都已经将大学城规划好了,在京城的绝大部分学校的校区都预留好,甚至设计都设计好了。

这种完全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再不愿意也没有办法。

随后,他也看到了几家京城出名的医院的规划设计,显然这些医院要么迁出京城,要么是在这里建立分院。

想来是通过这种方法,来疏散京城市,来缓解京城市的拥挤。

毕竟京城拥有着最多的高校、科研机构,本专科在校生和在学研究生相加起来,就高达80万人。前往京城求医的人,恐怕是超过100万人。两者相加,便是差不多200万人,将这部分疏散了,意味着京城将减少200万人,可以使得京城的拥挤得到很大的缓解。

疏散京城市,这几年被提到相当高的程度,一开始是机构单位疏散,搬迁到通州等地区。那时候学校的老师学生都在幸灾乐祸,而现在变成是高校与医院搬迁到雄安新区。

除了高校、医院之外,刘一辰还看到很多的科研机构,心中不由暗暗咂舌不已,这才是真正大手笔。

可以想象,用几年投入上万亿资金建设一座全新的城市,那是多么的惊人,而一旦建成,所能带来的效益也将是极其惊人的。

往低地说,如何能够缔造出一座新的鹏城,拥有一座一线城市,那么投入很快就可以收回成本,然后从长远来考虑,将会源源不断产生收益,属于大赚的买卖。

往高的说,如何借此机会摸索出一条新的发展模式与道路,那么产生的影响就更加深远了,不管是对未来华夏城市的发展影响,还是对于发展模式的影响。

看完了所有资料后,刘一辰便开始写一些建议,比如这份规划里面少了量子计算机,国家组建的华夏量子计算机集团虽然注册是小微企业,但是它的影响力不可估量,而这华夏量子计算机集团的总部,将会位于雄安新区。再比如污水厂,采用的是之前的工艺,而现在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已经成熟,根本没必要再用之前的工艺。

再有就是水源,刘一辰就建议在天津建立海水澹化水厂,建立总供水规模达1000万m³/d的现代化水厂,作为雄安新区、天津、京城等地的供水补充。

华北平原,这里原本就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差不多是闽南的三分之一,属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的地方,夏天可能不用担心没有水,但是春天、秋天和冬天,水却不够。

哪怕有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华北缺水都是事实。

而海水澹化,将是未来华北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华北地区发展比不上长三角、珠三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的水资源不丰富,受到水资源的制约。

而解决水资源的桎梏,将会让整个华北地区发展显得更有活力。

随后就是人工智能等部分,作为一个以高新技术作为驱动的城市,雄安新区建立的一开始,对标的可不是硅谷,而是立意深远,是要超越规格的。

这代表着其在高新技术上的发展与探索,将是全国之最,目前这份规划虽然在这方面还算可以,但是很显然没有把握到时代发展的脉搏。

从中刘一辰也发现了,这支规划设计团队的力量虽然相当的强大,但是也并非面面俱到,也并非都是顶尖的。

不过想想也是正常,毕竟很多方面,是这些人接触不到的,他们只是规划设计师,并非顶尖学者。

只能说各有所长,而也因此才会邀请他们。

毕竟这次高级别会议,除了刘一辰他们之外,还邀请了三百多人,共同参与这场高级别会议。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