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2/2)

“学学太子,看看他把皇祖母哄的多开心。”苏嫔小声道。

“我不学。”七皇子咕哝道。

苏嫔语气时带着怒火:“你不学你想干什么?”

七皇子不作声。

“一会儿在太后面前好好表现,知道吗?”

“知道了。”七皇子老老实实地跟着苏嫔走。

苏嫔回头不高兴地睨了温清兰一眼。

温清兰没有看到,可是裴云看到了。

太后走到一处凉亭前,沉浸于美景之中,忽然冒出诗性,让皇子公主背诗。

苏嫔一听,赶紧拉着七皇子上前背诗一首。

太后听了点头,夸奖了苏嫔和七皇子。

苏嫔满意了,还特意冲温清兰露出了得意的表情。

太后兴致很好的样子,问:“还有会背诗的吗?”

妃嫔们都想在太后面前表现,怂恿各自孩子上前背诗。

五皇子六公主七公主八皇子都背了。

本来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偏偏苏嫔不让人省心道:“九皇子还没有背呢。”

温清兰身体一僵。

余贵妃等妃嫔没料到苏嫔说这么一句话,真是会找事儿。

裴应齐五皇子等都看向裴云。

裴云想不到还要才艺表演。

苏嫔道:“七皇子像九皇子那么大的时候,是会背诗的。”

太后看向裴云道:“九皇子会背吗?”

温清兰知道裴云没有背过诗,想说明裴云才刚刚会说话。

裴云却拽了一下,打断温清兰。

温清兰低头看裴云。

“母妃,我背。”只有他表现好了,就能说明温清兰教育得好,裴云坚定地迈出一步,小小的身子挺的直直的,端端正正地向太后行了一个站礼,行的标准,又可爱。

余贵妃等妃嫔暗叹裴云学规矩学的不错。

裴应齐在心里道:“九弟弟太可爱了!”

五皇子六公主七公主八皇子四人非常骄傲。

温清兰紧张的全身都绷紧了。

太后看的好奇。

苏嫔一脸看笑话的样子。

裴云道:“皇祖母,孙儿、不肥背系。”裴云尽量发音了。

苏嫔捂嘴笑,温清兰真是教得好啊,等着送给别人养吧。

太后问:“那你会背什么?”

裴云回答:“会、背、千字文。”

“你背,哀家听一听。”太后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裴云奶乎乎地背到这儿,停下来。

“怎么不背了?”太后问。

“五哥哥和八哥哥,就教、这些。”裴云如实道。

“是五皇子和八皇子教你的?”太后问。

“嗯。”裴云点头。

“五皇子八皇子呢?”太后在人群里寻找。

杨妃和余贵妃愣了下,忐忑地让自家孩子出去。

五皇子和八皇子一年多没有见过太后,记忆清零,只觉得陌生的太后气场过于强大,他们心里面是害怕的。

“五皇子,八皇子,是你们教九皇子的?”太后的声音听不出来情绪。

五皇子小脸凝着回答:“回皇祖母,是我教的。”

八皇子奶声奶气地道:“皇居母,系我、也教。”

“你们都是怎么教的?”太后问。

五皇子回答:“我拿书教的。”

八皇子道:“我系寄几背,背给九弟弟听。”

“你们关系很好?”太后又问。

五皇子点头:“九弟弟是我好友。”

八皇子跟着道:“九弟弟也系、我好友。”

“那怎么就教这么一点《千字文》呢?”太后又问。

五皇子八皇子在来之前,学了各种规矩各种话术,可是面对太后的压迫感,他们什么都忘的一干二净。

一旁的杨妃、余贵妃等人弄不明白太后的意思。

裴云很平静地看着。

苏嫔觉得太后是要把五皇子八皇子和九皇子一起批评了,她幸灾乐祸地等待着。

五皇子本能地回答问题:“因为因为我就学这么多。”

八皇子有点紧张了,说话有点急:“皇居母,皇居母,我我肥背完,可系,九弟弟太小辽,我背完,他记不住。”

太后转头问:“九皇子,是这么回事儿吗?”

裴云回答:“系!”

他是想说“是”,可是发出来就是“系”,一本正经的奶乎。

太后没忍住笑出声,道:“好好好,都很好,兄弟之间,就应该互相学习的,来人,把哀家从别院里带来的东西,一会儿给五皇子八皇子九皇子分点。”

“是。”宫人应。

太后看向裴云三人道:“以后继续学习。”

裴云三人回答:“是。”

“怎么不‘系’了?”太后问。

裴云三人都不说话了,多多少少都有点害羞。

温清兰、杨妃和余贵妃同时松了一口气,杨妃余贵妃觉得自家孩子优秀之余,觉得裴云真是浑身都是福气啊,背几句千字文,就给他们挣到了太后的赞美。

六公主七公为裴云三人高兴。

裴应齐点点头。

苏嫔心里冒火,明明是七皇子先出来背诗的,结果七皇子什么都没有,反而是《千字文》连一半都没有背出来的九皇子得了赏赐,连带着五皇子和八皇子也得了好处,她要气死了。

“好了,也到了午膳时辰了,一起用膳吧。”太后道。

“是。”

太后向前走。

裴云回头去拉温清兰的手:“母妃。”

温清兰又激动又担心又开心的:“云儿,你真厉害。”

“嗯,走,我们用膳。”

“走。”

裴云温清兰依旧跟着众人的后面,再次回到了慈安宫,饭菜已经摆好了。

太后皇后余贵妃等大人一桌,皇子公主们两桌。

太子裴应齐跟裴云五皇子六公主七公主八皇子等人一桌,他还记得裴云前几日在太学前时,裴云这几个孩子小仓鼠一样吃东西的样子,一个个活泼可爱,今日却老实的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唤:“九弟弟。”

裴云小胖手交叠向太子行了个小礼。

裴应齐又喊:“五弟弟。”

五皇子也向裴应齐行礼。

裴应齐看六公主七公主八皇子,同样得到行礼,他不解地问:“你们都怎么了?”

裴云五人你看我我看你,又看向屏风另一侧的太后等人,还是谁都没有说话。

裴应齐明白了,小声问:“你们是不是怕皇祖母?”

裴云五人不敢说。

裴应齐道:“没关系的,皇祖母很好的。”

裴云没有说话。

急性子的七公主忍不住小声道:“三哥哥,我害怕。”

裴应齐问:“为什么?”

七公主声音又小了些,道:“皇祖母好严格,会罚我的。”

裴应齐笑问:“你没有做错事儿,为什么会罚你?”

“我调皮呀。”七公主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皇祖母喜欢调皮的孩子的。”

“你骗人,母妃说,皇祖母喜欢安静。”

裴应齐解释:“皇祖母以前身子不好需要静养,听不得声音,现在身子好多了,闹一点没有关系,只要别在她睡觉的时候闹腾就行了。”

七公主听的不是这样的,她眨巴两下眼睛问:“谁说的?”

“我说的。”裴应齐怕七公主他们不相信自己,又加了一句:“你看,皇祖母疼我吗?”

七公主点头,妃嫔和皇子公主们都知道太后最喜欢太子。

裴应齐小声道:“我最了解皇祖母了,我说皇祖母不会罚你,就不罚你。”

七公主睁大眼睛:“真的吗?”

“真的啊,我是太子。”

七公主想了想,问:“三哥哥,那我能和弟弟说话吗?”

裴应齐反问:“哪个弟弟?”

“九弟弟。”七公主特意向裴应齐解释道:“别人叫九弟弟,单我叫弟弟,我和弟弟是最好的。”

裴应齐笑道:“可以呀。”

七公主担心地问:“皇祖母不会罚弟弟吗?”

“不会。”

“你保证。”

“我保证。”

七公主认识裴云以来,从来没有分开那么久过,前几天就特别特别想弟弟,还在钟秀殿哭了一场,今天见到弟弟,就想飞过来抱弟弟,可是母妃说抱弟弟,会让弟弟受罚,所以她就忍着了。

三哥哥说不会罚弟弟,她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裴云跟前,一把搂住裴云,开心地说道:“弟弟,姐姐好想你啊。”然后又捧着裴云的小胖脸蛋问:“你想姐姐吗?”

“想了。”裴云是真心的。

七公主又抱紧裴云。

五皇子六公主和八皇子见状,都羡慕的不得了,一起征求太子的意见,然后同时围向裴云。

不过是分开六七日,好像分开六七年一样,挨个抱裴云,摸裴云的小手,有说不完的话一样。

“九弟弟,你想我吗?”

“九弟弟,你今天穿的真好看。”

“弟弟,你背《千字文》好厉害啊。”

“九弟弟,你这几日做什么了?”

“九弟弟,你也抱抱我。”

裴云根本就插不上话,好在五皇子他们也知道这儿是太后宫中,不能像在流霞阁那样放肆,声音都小多了。

他还是担心规矩不规矩的事儿,趁着五皇子他们说话的间隙,道:“坐好,坐好,都坐好。”

五皇子等人都坐好了。

裴云道:“规矩点,知道吗?”

五皇子等人点头。

“不能、打扰、皇祖母他们。”

五皇子继续点头。

裴应齐在一旁边看着小小的裴云,把五皇子他们制的服服的,又是惊叹又是佩服的,还觉得从未有过的温馨和友好,笑着道:“那我们用膳吧。”

“嗯。”

裴云转头道:“仙哥哥,你用膳啊。”

裴应齐笑着拿起筷子。

这时太后身边的刘嬷嬷绕过屏风走过来,看见裴云、太子和五皇子几人年纪虽小,却都会自己吃饭,其中裴云很得皇子公主们喜欢,不但太子五皇子这些大一点皇子给裴云夹菜,连八皇子都剥了一只虾到裴云碗中。

裴云挨个说谢谢,有礼貌又不失孩子的天真。

刘嬷嬷饶有兴趣地在旁边看着。

裴云早就发现了刘嬷嬷的存在,他装作不知道,专心地补充能量,看见五皇子吃的很快,他道:“五哥哥,慢点吃,会、噎着、的。”

五皇子吃饱了,有力气了,声音也大了:“不会的,我——”

“嘘。”裴云小手放到嘴边道:“小点,皇祖母、要静养,小点,小点声,我们,小点声。”

刘嬷嬷听后愣了一下,真想不到九皇子是个这么有心的孩子,不由得露出微笑,又观察了一会儿皇子公主,然后回到太后跟前去伺候了。

裴云用余光睨了刘嬷嬷一眼,继续吃饭,吃饱喝足了之后,在慈安宫里玩一会儿,太后皇后和妃嫔们那边也结束了,太后需要休息,就让大家跪安。

裴云跟着皇子公主们回到了温清兰的身边,一起给太后行礼,走出大殿,走出慈安宫。

慈安宫里终于安静下来了。

太后吐了一口气。

刘嬷嬷上前给太后揉肩道:“太后许久没有应酬,今日见了这么多人,怕是很累吧。”

太后道:“是啊,很累,不过他们也该很累。”

刘嬷嬷回想妃嫔们的表现道:“一个个都谨言慎行。”

太后调整了一下姿势,拍拍肩头道:“这儿按按。”

“是。”刘嬷嬷继续按。

太后有一种岁月流逝的感慨:“说起来,我走这一年多,宫里添了不少人。”

刘嬷嬷问:“太后是指妃嫔吗?”

“孩子也添了几个。”

“是,九皇子、十公主、十一皇子都没有见过呢。”

“不过,太子还是最俊的。”太后提到太子眼中带笑。

“许久不见,太子越发懂事了。”刘嬷嬷跟着太后多年,知道太后看中太子,就说太后喜欢听的。

“是啊,别的皇子公主也不错,你觉得谁最好?”

刘嬷嬷想了想,回答道:“最好自然是太子,处事稳重,待人谦和,还有九皇子挺不错的。”

“九皇子?”太后忽然想到背《千字文》的裴云,小小的,白白的,肉肉的,说话还不清楚,但是眼神清澈又认真,点头:“他是个不错的,可惜母妃是兰贵人。”

刘嬷嬷接话:“母子两个都很谦逊有礼。”

“是啊,前些日子有人说九皇子不太懂规矩,本来哀家还想着,听她们的意见,把九皇子送给敬贵人养,敬贵人也是个老人了,孩子没了,也没有再孕的可能了,正好兰贵人有两个孩子,送一个给她教养,也不错,你觉得如何?”太后向刘嬷嬷询问。

刘嬷嬷没有正面回答,但是她知道敬贵人并不是一个好性子的主儿,把九皇子送过去,就是去吃苦的,说不定一生就毁了。

温清兰身份低微,性子软弱,但是看得出来心地善良,疼爱孩子,她想到裴云那可爱懂事的样子,到底不忍心,于是将自己在用膳时看到的情景说了一遍。

太后问:“他真的说,皇祖母需要静养了?”

刘嬷嬷点头:“奴婢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小小年纪能有这份心思,实属难得。”

“嗯,这也说明兰贵人记得哀家。”太后又问:“太子也很照顾他?”

“奴婢看到太子给九皇子夹菜,九皇子也给太子剥虾,兄弟姐妹间处的都不错。”刘嬷嬷如实说。

太后想了想,道:“兰贵人教的不错啊。”

刘嬷嬷没有接话。

太后道:“看来,兰贵人也不是只有皮囊。”

刘嬷嬷道:“太后说笑了,长得好,也不是兰贵人的错啊。”

太后笑笑道:“你说得是,那就让兰贵人自己养着吧。”

这些话就这么落入裴云的耳中,他心中大喜,看来他和母妃这些天的努力没有白费,不由得长长舒了一口气,继续跟着母妃了。

回到流霞阁,才刚刚坐下,太后的赏赐就来到了,同时还有太子送来的礼品。

温清兰知道太后的赏赐,可是太子送东西过来,她诧异地看向裴云:“云儿,你认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