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曾布所关心的(2/3)

姚欢揣摩,曾布这般帝国执政官级别的巨咖,不会明知原委后还来浪费时间在自己这样的小人物身上试探。

曾布开门见山地披露了弹劾内幕,相应地,作为“回报”,她与姨父,也应该如实相告。

她于是也不磨叽,从曾纬在襄园逼自己做外室到开封县虾田被毁风波,再到丽园坊那夜之事,言简意赅地陈述给曾布,当然,也明确地告诉眼前这位差点儿成为自己公爹的权臣,自己对他儿子,如今已由爱成厌。

一旁的曾纡,听到开头便出现了母亲魏夫人,并且是那般不光彩的角色,不由眉头紧蹙,惴惴地去瞧父亲面色。

然而,曾纡发现,父亲目光中真正起了波澜之意,是从姚欢说到“邓洵武”和殿前司开始的。

……

从遇仙楼出来后,回程的车中,姚欢忖了忖,问蔡荧文:“姨父,御史奏状若被留中,是否此事就算平息了?”

蔡荧文嘴角露出一丝讥诮:“前朝也有不少言官,反复上奏,甚至一忽儿绝食,一忽儿自己摘了乌纱帽要撞死在文德殿紫宸殿的,逼着天子对他们所弹劾的官员从重发落。不过,曾纬应该不会,他此举不是要沽名钓誉,只是要防患未然。目的达到了即可。”

姚欢道:“那就好。”

蔡荧文意识到什么,诚恳向甥女道:“我与你姨母都觉着,你自始至终,都没有做错什么,你万莫自责。遥想洪水肆虐那夜,我看曾纬当真是个好儿郎。如今他恶行恶状,岂能怪你?况且,蔡京恨我不听摆布,他既然招到曾纬这样的台谏新秀做女婿,要假言官之手整我,也是早晚的事。”

姚欢看着车窗外熙攘的街市:“只怕蔡京之恶,不止兴宣仁之诬、打压下僚、怂恿章惇重开市易司。”

蔡荧文当然想不到姚欢念及的是数年乃至数十年后的时局,但他亦轻叹一声道:“你说的不错,蔡京对首相之位的觊觎,远甚其弟蔡卞,既有此图,不顾民生社稷而一味媚上,他做得出来。若论手腕,我看,章惇和蔡卞,都不是他的对手,只有曾枢相,可与他匹敌。”

姚欢点头。

她回忆曾布方才的措辞,细细琢磨。

赵煦主动找曾布去商议,将奏状留中不发,这样的做法,起居舍人都是要记录在案的。

帝王此举,多少有名声上的风险,赵煦在如今的绍圣三年,已算得心态成熟的统治者,不会单纯因为欣赏与信任蔡荧文这个小小的太学学正,更不会因为是对她姚欢有什么念想悯恤,就将御史上奏,摁了下来。

真实的原因应该还是四个字——异论相搅。

赵煦身为天子,虽要推行绍述新政而不得不使用章惇、蔡京这样强硬狠辣的变法派,但他执政心态的根本,离不开他自幼生在帝王家所接受的熏染——任何执政官层面的朋党势力迅速膨胀,都是对皇权的极大威胁。

皇帝会让你在一件事甚至几件事上如愿,但不会让你在“每”一件事上都如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