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没有那么容易结束(2/3)

姚欢笑道:“简王对你所献医方的赏赐?挺好,知识付费。”

邵清已习惯了她时常冒出来的新奇语汇,只柔声问她:“你今日也去见过官家了?”

姚欢点头:“我与李诫一道去的。李诫是个全才,除了营造木作,还懂画和鎏金,我二人向官家上了奏状,提到鎏金、丹青、漆器等艺事上,工匠和画师,会因鼻吸、肤染水银等毒物而身受重疾,还望官家下诏宣谕,有司不可为了媚上献宝,而催促工期、罔顾匠人画师的性命。官家应允。对了,有意思的是,官家还分派我一个做媒的差事,到了惠州后即刻与苏公说。”

“做媒?”邵清诧异道。

“是的,官家有意,将宝昌公主,尚于苏公的孙儿、苏二郎的长子,苏箕。他让我夫妇二人。”

邵清感慨,赵煦这位陷于党争的天子,其实也还是一位普通的父亲。苏轼,并非赵煦用得趁手的臣子,但天子选婿,则是另一番考量。替心爱的女儿看人,看的是对方的家风。

提到苏轼,邵清又去院中的池子里看一回。

里边养着今岁从开封县稻田中挑出来的百来只小龙虾,个个壮硕灵活,夫妇二人准备作为种虾,带去惠州。

而那一头,姚欢已在院中石桌上,摆好了饭菜,得意地与邵清道:“我今日试一回和从前浮屋夜市的鳌虾宴,全然不同的菜式。这每一道,都与苏公擅长的美味有关。”

邵清兴致勃勃地在桌边坐下,细细瞧去。

当中一个大盆子,整整齐齐码放着几块扁塌塌的豆腐。

豆腐金黄略焦,乃先用平底锅里的葱油煎香、定型。

另取新鲜野蕈摘去柄子,留下菇帽。

姚欢将每块豆腐当中挖出一个半坑,挖出的豆腐和夹心猪肉糜、小龙虾肉糜一道用姜汁、盐粒子、越州酒混合捏匀,抹在翻过来的蕈子底部,好比后世“虾仁肉末酿香菇”的做法。

将这荤素满怀的蕈子,再嵌回豆腐中,上屉蒸熟。

邵清夹了一个吃下,品评道:“苏公在惠州做给我们吃的煎酿豆腐,用的咸鱼末和豆豉调味,烹熟后,咸鱼粒有些发柴,口味也重了些,若无酒来配,稍咸,你这用新鲜猪肉和鳌虾酿蕈子的做法,甚好。”

姚欢露出一副“你懂我”的表情道:“对,我吃东西,不怕辛辣,就怕咸。”

这盆鳌虾酿蕈子豆腐旁,是一碟拌菜——斑鸠丝芥辣瓜儿拌鳌虾。

此世的斑鸠,在中原比麻雀还多,开封市肆里,随处可以买到。

斑鸠比鸽子体型大,一只斑鸠,片下的胸脯肉和腿肉不算少,又比童子鸡和鹌鹑嫩,在沸水里汆熟后,扯成丝缕,与同样经过烫熟处理的小龙虾肉,以及腌渍过的芥辣西瓜皮,淋上麻油和清酱汁拌匀,最合夏日享用的一道冷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