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青岛开埠(2/4)

而对商人来说,把货物运来,尽快变成真金白银,自然是最要紧的事情。

如果商货不好出手,就得在旅馆客店住下去。而货栈里存货要花钱,吃喝住行也要花钱,更不说资金周转不了,影响下一笔生意了。

若是贩运货物来到交易所,不必再去四处打听找买家,只要把自己的货物品种和价格标示出来,有意的买家自然会来洽谈交易。

如果运来的是紧俏货,有时可能连入库都省了,直接在码头上搬运换船就是。

“这章程是极好的。”一个操着江淮口音的商人向吴大章拱了拱手,说道:“虽然还有些细致之处需要完善,但大体上是没有什么问题。”

停顿了一下,这个商人又建议道:“如果能从各地的商人中获取消息,知道异地商货的大致价格,并标示公告,或可更加方便行商购货。”

吴大章示意旁边的人记录,笑着说道:“无论朝廷批不批,把想法建议都说出来,总是不亏的。”

说着,吴大章挑了下眉毛,颇为炫耀的神情,却故意压低了声音,拱了拱手,显得很神秘地说道:“诸位可要知道,这是要经过万岁御览的。”

哦?啊?!

听到吴大章特意加重的“万岁御览”这几个字,商人们发出惊诧的声音,面面相觑。

吴大章得意地咧开大嘴,胖脸上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因为李三才贪渎案,被罚得哭天嚎地的通州大商人中,就有吴大章呢!

吴大章也没想到,被罚得肉痛而睡得跟婴儿一样(哭一会儿,睡一会儿),竟然会是天大的神转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