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燧发枪问世(2/3)

扳动击锤,朱由校端枪瞄准,扣动了板机。

燧石片重重敲在铁砧上,迸射出几点火星,仿佛暗夜中闪现的光芒,照亮了皇帝的眼睛。

“好,甚好。”朱由校深吸又长出了一口气,虽然没有镶金嵌玉,但他还是很珍重地把样枪让宫人收好。

抬头看向殿中躬身肃立的二人,朱由校强压激动,维护着皇帝的矜持,虽然声音有些变化。

“孙卿,毕卿。这将是送给朕的最好的新年礼物。”朱由校赞了一句,转头看了一眼刘若愚,吩咐道:“拟旨:孙元化加资治尹(文勋正三品),升授通议大夫(文散阶正三品),赐飞鱼服、圭玉,赏银二百两;”

“毕懋康加赞治尹(文勋正四品),升授中宪大夫(文散阶正四品),赐斗牛服,赏银百两……”

“微臣谢万岁恩赏。”孙元化和毕懋康跪倒叩头谢恩。

毕懋康是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后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山东巡盐御史。

但他在历史上的闻名,却是十几年后编辑的《军器图说》,其中就首次介绍了燧发枪(书中称为自生火铳)。

现在,得到徐光启和孙元化的引荐,蒙皇帝的赏识擢升,毕懋康弃政从工,提前十数年造出了燧发火枪,可列青史。

朱由校哈哈一笑,不掩畅快的心情,说道:“之后还有恩旨,孙卿、毕卿且回去等候。”

孙元化和毕懋康再次谢恩后,告退而去。

耶!朱由校用力挥了挥拳头,燧发枪加刺刀,领先近百年哪!东虏、建奴,你们拿什么跟朕打?

皇帝兴奋地离座而起,在殿内来回踱步。

接下来就是大规模制造并装备,再加上纸壳定装弹药,据说训练有素的士兵能达到一分钟五发的速度。

嗯,嗯!燧发枪的装备,还意味着战术的改变,还需要军队的重新训练和适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