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围点打援(1/3)

高丽、百济、新罗,皆是弹丸小国。

苏明哲认为,征讨这样的小国,就算是只有三五千兵力,也已经足够了。

但是,苏明哲还想着等征讨之后,给镇守就藩的藩王,留下足够的力量,镇压反叛力量。

所以,这次征兵,苏明哲一共征召了两万府兵。

而服务一个府兵,需要两到五个劳役。

所以,总兵力依旧达到了十万以上。

人数过万,无边无沿。

十万大军出征,可以称得上接天连地,蜿蜒如同一条长龙。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陛下,出发吧。”

李靖作为行军大总管,全程调度。

按理说,就是苏明哲这个太上皇,也要听从他的吩咐。

“出发吧。”

苏明哲也不想再去看这些离别场景,翻身上马,朝着队伍前方飞驰而去。

“陛下,等等老程。”

程咬金今年才五十岁,也是当打的正当年,年前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负责保护苏明哲的安全。

与此同时,程咬金的长子程处嗣,秦琼的长子秦怀玉,尉迟敬德的长子尉迟宝琳等袭爵人,都在军中。

大军行走,日行不过百。

日行过百,必蹶上将军!

正常的军队行走速度,大约是每日六十到八十里路。

当然了,全员轻骑,不负甲重的情况下,速度会快一点,但是也不能超过一百五十里路。

这都是兵书上写的。

所以,苏明哲带着大军逶迤东行,走了一个月,这才来到河北魏州。

魏州,也就是后来的大名、邯郸!

这种行军速度,在苏明哲看来,真是慢的要人老命了。

不过就是如此状况,房玄龄却夸赞大唐军威鼎盛。

“行军一月,还能保持昂扬斗志,皆是陛下之功啊!”

作为粮草先行官,房玄龄早早地就在魏州等着了,见到苏明哲后,立刻上前恭迎。

“玄龄,你就不用拍马屁了吧?”

苏明哲哈哈一笑,拉着房玄龄就进了魏州城。

在路过城池时,大军要夜宿城外,但是作为太上皇,是可以进城休息的。

魏州曾经是窦建德的夏国国都。

窦建德当了国主后,实行仁政,自奉节俭,分财于众,劝课农桑,恢复农业生产。

魏州的百姓自发建了夏王庙,岁岁祭祀。

大唐官府也没去捣毁过。

这次路过。

苏明哲让大军休整两日,自己还去了夏王庙,给窦建德上了三炷香。

临走前,在庙祝的请求下,苏明哲还随手写了一块《窦王庙》的匾额,以及一篇祭文。

匾额悬挂在庙门前,祭文则是刻成石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