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危机 第二百二十八章 1661年、春(1/4)

    永历十五年,二月初七,澎湖。

    “国姓爷!”

    噔噔噔的声响,一名穿盔甲的将士,疾步走进船舱,风暴趁着这个空隙,将滂沱大雨如箭失一般射进来,发出哚哚哚的撞击声。

    舱门关上,激烈的风雨声转眼又弱不可闻。

    “咱们上了何斌的当!这澎湖上上下下就搜出百余石粮食,大军吃一顿都不够!”

    舱内,所有将士都屏住呼吸。

    宣毅后镇·吴豪心底冷哼,抱拳对上首的人说:“国姓爷,现如今粮草不足,澎湖又连日暴风,我看.....我们还是回厦门从长计议。”

    当初他就再三反对收复宝岛的计划,现在还没登岛就出了事,他不但不感到为难。反而得意,说话语气显得高人一等。

    “初四上的岛,现在已经是初七,宝岛就在眼前,暴风却一点停的痕迹都没有!”又一名将士开口。

    风雨吹打飘窗,暴风呼啸刺耳,三十米长的“大青头”战船微微晃动,像极了现在的大明江山。

    众将无言,静待延平王做主。

    郑成功像是没有听见的众人的话,依旧看着手里的信。

    是兵部侍郎·张煌言的信。

    「与众同欲者罔不兴,与众异欲者罔不败。」

    干大事者,与大众一心没有不兴旺的*,与大众二心没有不败亡的。

    与众同欲者······与众异欲者······郑成功思量着这两个词,继续看下去。

    信里言辞尖酸刻薄,直接把他说成叛徒,指责他远赴海岛的本质是抛弃复明大业、组建他郑氏的小朝廷。

    众将士忽然听郑成功高声念道:

    “昔年长江之役,虽败犹荣,已足流芳百世,若卷土重来,岂直汾阳、临淮不足专美,即钱镠、窦融亦不足并驾矣!倘寻徐福之行踪,思卢敖之故迹,纵偷安一时,必贻讥千古!”

    “混账!这张煌言竟然敢说国姓爷效彷徐福、卢敖之流!”

    “国姓爷,张大人言辞虽然激烈,但也只是想劝阻王爷。或许没有恶意。”

    “管他娘的有没有恶意!那张煌言是什么官?竟然敢如此羞辱国姓爷!”

    下面的人吵成一片,郑氏海盗起家,又发迹多年,有了些底蕴,所以手下海盗、文官、儒家都有一些。

    郑成功默默把信看完。

    他没把张煌言的话放在心上,他更担忧的是眼前没有一点停歇苗头的风暴。

    祭了天,宝岛就在眼前,难道要被一场风暴困门口?

    嗯?

    他重看那一句:「倘寻徐福之行踪,思卢敖之故迹」。

    郑成功手指敲打桉几,陷入沉思,想起这大海上许多传说。

    “国姓爷!”又一名将士冲进船舱,单膝跪地,“奉命巡航海峡的黄安大人来了!”

    “他来做什么?”郑成功皱眉,心生不满,随即又有些不安。

    眼下顺治帝驾崩,清朝内部忙于权力交接,暂时无暇他顾,但也不得不防!…。。

    !郑成功进攻宝岛的最大顾忌,就是清军很可能会趁他东进的时候,突袭金门和厦门。

    若真如此,大军的后路被断绝,自己很有可能被清军和荷兰人剿死在大海上。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他留下大批人手,以儿子郑经为首,驻守金门、厦门,又令黄安率领六千人来回巡航,不许一切船只进入宝岛海峡。

    “让他进来。”郑成功放下手里带着雨气的信。

    ◇

    “冬!”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