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轻取案首(上)(2/5)

那长耳竹篮里带着考试所需的笔、墨、砚台及吃食,惟独不必带纸,因为试卷由县衙礼房备办,一共有卷纸十多页,每页十四行,每行十八字,界红线横直格,另有空白的草稿纸数张。

新郑不算上县,只是中县而已,并没有专门的考棚,所以考试的地点就在县衙大堂。大堂为五间两卷共十间,极为宽敞,本是审理大案要案、执行排衙规矩之处,此刻大堂两侧及走廊下,均设有桌椅作考试用。

各人考卷之上均印有座号,但其实平时县试并不要求一定非得按座号坐下,所以经常有考生在入场后哄抢光线好、又不受日晒雨淋的二、三排座位。这是因为头排在屋檐下,光线虽足却难蔽风雨日晒,而后面的位子则光线不足。县试只有一个白天,不许点灯,叫做“不继烛”,光线太暗的话,于考试当然就很不利了。

不过高务实显然有一定的特权,虽然颇有考生争座,但他的位置却一直没人去抢,让他轻轻松松坐了第二排第三个——这是最好的位置,显然也是县衙胥吏提前帮他安排好的。

县尊点名完毕之后,生童全部进入大堂,然后县衙便封门落锁,县尊亲自宣布考题。

明代县试只试一场,全出四书题,南方一般考八股文两篇,北方则大多只考一篇,但不论南方北方,县试之出题,多为小题。

所谓小题,就是意义不完整的题目。这种题或是取四书中的一个字或者几个字;或是将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截去上半句只留下半句叫做截上题;或是将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截去下半句只留上半句叫做截下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