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交接(2/3)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高务实也去了固原,而且是去交接兵权的。

五月初八,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经略蓟辽四镇及宣大三镇等处边务兼理粮饷、提督西北军务高务实在固原宣布宁夏之役正式结束,交还兵权与陕西三边总督魏学曾,并同时封存尚方剑——这个是要带回去还给皇帝的,他当然无权转交给魏学曾。

按照高务实当天的公开说法,陕西三边总督负责西北军务是朝廷惯例,他本人之前提督西北军务只是由于魏学曾尚未到任而宁夏事急,不能拖延之故。如今魏制台既然到任,他当然也就功成身退了。

这下倒好,魏学曾的高风亮节没捞到,反而便宜了高务实——他是真正的功成身退,完全当得起高风亮节之称呀。陕西、延绥、宁夏、甘肃的官员但凡人在固原的,都不得不佩服高务实,放着马上就能克尽全功的荣耀,自卸兵权交给魏学曾。

不过他们可能想漏了一件事:高务实把西北兵权一交,之前他逼迫各地提供的钱粮等物,也就不归他负责了,谁要问都只能去找魏学曾……

好一个高风亮节撂挑子。

“好你个高求真,西北三边穷得叮当响,居然被你刮出这么多钱粮来?”三边总督府里,魏学曾望着高务实递给他的“剩余钱粮清单”瞪大眼睛:“而且你还这么大大方方就承担了蒙古人的开销?你知不知道蒙古人虽然人吃得不多,可那几万匹马吃得可太多了!”

他指着清单道:“你瞅瞅这花销,这些战马一路上吃了这么多的鸡蛋,沿途的鸡蛋涨价都涨疯了!他们这些战马的花费,一匹马能顶至少三个人的口粮了吧?”

“确切的说,是四个多。”高务实一摊手:“可这是非花不可的钱,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吧?”

“那是草吗?那是鸡蛋啊,全都是精粮!”魏学曾依旧瞪大眼睛:“这些蒙古人的战马从小到大有吃得这么好过吗?”

高务实轻咳一声:“鸡蛋的消耗虽然看似不小,但对于几万匹战马来说,其实分摊开来也不多,一匹战马在十日之内也就吃了不到三个鸡蛋……好吧好吧,我知道蒙古人是故意给战马‘加餐’了,但我还是认为,这是值得的。”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澄清一下,就是后世有一种很有市场的说法,即古代战马需要大量消耗精粮,否则战马就会累死,或者至少会出现掉膘、劳损过度等情况。其实不然——至少在中国(包括蒙古等周边地区)不然。

后世这个说法的起源,据说是来自于1914年日本陆军1日马粮标准。即大麦5升=公斤;干草1贯=公斤;藁草1贯=公斤;食盐:40克。

而辎重部队挽马1日马粮标准为大麦4升=公斤;干草1贯=公斤;藁草1贯=公斤;食盐:40克。

这个标准过了十六年之后,还继续提高了一点。1931年日本陆军1日马粮标准为大麦公斤;干草4公斤;藁草公斤;食盐:40克。

其中大麦可用替代品,包括燕麦、高梁或豆饼公斤;亦或者糙米、大豆公斤;乃至于粟、玉米、裸麦、小麦公斤;甚至米糠公斤、干草公斤。

但是请注意,最后这个“干草”依然可以继续使用替代品,包括牧草4公斤、青草16公斤、大豆秆10公斤。而之前那个藁草也可用替代品:秸秆公斤。

往前对比一下就知道,其实战马完全可以全部食用牧草(如苜蓿草等),如果没有专用的牧草,随便什么杂七杂八的青草也不是不能将就,只不过那需要吃很多,从“量”的方面来说非常大——这也就意味着战马会需要一天吃很多餐,以此来提供自身足够多的能量。

这里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日本陆军使用的战马是引种了西方战马的,最后培育出来的战马也就是当时民间俗称的“东洋马”,这种马因为继承了西方高头大马的大部分体格特点,所以食量本身偏大,饮食和环境要求等方面也远比蒙古马娇贵。

实际上,蒙古马根本没那么多讲究,它们是天下一等一好养活而且耐力极佳的马种。

这可能还是要举个例子才有说服力,就就拿蒙古西征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