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朝归倭附(三十)众议撤军(2/4)

这样一来,撤兵就完全照三成的想法来了。当然,家康这边,他早就打过招呼,估计也与宇喜多、毛利说好了,甚至连会津的上杉也已说妥。

“大纳言刚才也说了,决定之前,我有些话要先说给治部少辅听听……”众人刚坐好,家康便当仁不让地先起了头,说道:“太阁在世时,治部少辅就深得太阁信任和器重,故而此次撒兵,还请少辅勇挑重担,尽心尽力才是。”

“我也深知自己担子之重。”石田三成倒也和家康一样,当仁不让就应了下来。

“可是,在朝诸将中却有反目者……”说着,家康飞快扫了一眼五奉行,这才继续:“因此,最重要的是派谁为使者。我以为,还是派遣有声望之人较妥当,如德永寿昌和宫本丰盛。大纳言对此有何异议?”

利家觉得家康的话太突然。如今连大老联署的撤军状由谁送去都还未定,家康就突然论到使者人选,他有些纳闷,诧异道:“左府的意思,是想把这二人派往当地?”

“正是。”

“那么,派往博多的人选首先得……”

“那还用说?既然是太阁的意思,大老们又联合署名,自然得是由治部少辅亲自去为宜。”

“不错,我也这么认为。”利家认真地点点头,三成却一愣:没想到家康如此高看他的威信,这一点令他始料未及。转念又一想,难道家康已把他看成了自己人,才主动示好,甚至近乎献媚?

三成正想及此,却听家康继续道:“治部少辅当然要去,但只一个人去恐怕还不够郑重。我的意思是,浅野长政和毛利秀元二人亦当同行。你们定要商量妥当,以确保不引起任何矛盾和冲突。”家康此时忽然语气严厉,完全是在下令。

三成顿时愤怒地看了利家一眼。

其实此话绝非对三成不利,可家康的态度却让他无法忍受:眼前之人俨然以天下人自居了!对家康这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利家会作何反应,无疑是三成最为关心之事。

没想到利家却依然一脸温和,使劲点点头,看向浅野长政,道:“浅野殿下既有在朝鲜数次大战的经历,又与加藤清正殿下关系匪浅,无论如何也请你与治部同行。”

利家不但对家康的话未示反感,反而认为理所当然,甚至为其摇旗呐喊。

当然,利家的这些话对三成并无不利。毕竟最令三成担心的,便是与即将归来的大将加藤清正周旋。

清正对三成的厌恶,堪与三成对家康的反感匹敌,完全是发自内心,绝无商量回旋余地的。在博多,若说有人敢与三成顶嘴,此人必是加藤清正。可这个加藤清正却从少年时代起,就和娶北政所之妹为妻的浅野长政亲如父子。

这次(指第二次)出兵朝鲜时,长政把儿子幸长托付给清正,清正也对幸长关爱有加。此时三成还不知道,蔚山之战中浅野幸长差点被明军当场击杀,尽管当时清正也一样处境困难,却依旧拼命把幸长给救了出来。

三成了解他们之间的情谊,故而他自然也希望长政能同行。所以,利家对此事的赞成也是作为一个干练的大老当做之事。只是话虽如此,人的感情和理性却从来不易统一。

“也罢。就这样吧。”三成看着其他奉行道:“应先准备好至少三百艘大小军舰,尤其是如今还停泊在大坂的‘新舰队’,这是一定要派过去的,否则根本无法确保在明国水军打击之下能完成撤军。至于我,马上就会赶赴博多着手准备。”

“万不可让官兵再次受难。”前田利家叮嘱道。

“殿下不用担心,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三成轻轻对利家笑了笑,然后突然改变了语气,正色道:“既然事情已经定了,我就暂且离开一些时日。但我还有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要说,希望众位不要恼怒。”

既然是值得庆贺的事,为何又说“不要恼怒”?众人都有些纳闷。

“治部还担心什么?”家康毕竟是家康,一句话就点穿了前提——“担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