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鹬蚌相争(求收藏!)(3/5)

这不,花钱买个国子监的监生名头,天子门生啊,谁不愿意头上顶个这?

谁也不会拒绝多一个“读书人”的身份,毕竟读书人至少在现在,都还是特别吃香的。

听说在北京那边,也是相当的不错。

监生只是一个可以直接考科举的国学生身份,既不是功名也不是官位,种名头往外放,朱慈烺根本不用担心任何东西,完全就是一张张空头支票。

初定的一个监生名头,是五千两白银。

五千两啊,什么概念?

普通百姓十两银子一年都花不完,买一个监生就需要五千两,这些银子给任何百姓,全家人几辈子都够用了。

本来朱慈烺还担心是不是定高了,后来发现,自己这个担心完全就是多余,江南这个地方,人傻钱多的太多了。

每个大户家庭,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都想把自家那几个不争气的纨绔子弟,搞一个“国子监生”的名头顶着。

别的不说,好歹也算是个读书人了,这不比没有强?

以后一见面,别人家的儿子都是国子监生,就自己家儿子不是,这不丢人吗?

一个儿子五千两,全整上也就几万两,对江南的大户财阀来说,这还算个钱儿?

所以,整一个吧!

他们整的开心,朱慈烺这边收账收得也开心。

那这时候有人会问了,满大街的国子监生,这还能值钱了吗?

国子监,好歹是有明一代国立的最高学府,其监生本来更是集天下之英才,才能被赋予天子门生的赞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