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江淮局面(2/2)

堵胤锡……

“那兵部尚书又是何人?”史可法说道:“我倒是想看看,是谁有这么大的能力。”

缇骑听出他语气颇有些冷嘲热讽,心下嘀咕,莫非人称史阁部的前督师,就这点气量?

不过面上他依旧谄媚的笑着回道:“朝廷会推起复了前兵部左侍郎朱大典,来做兵部尚书。”

朱大典……

这两个人,史可法虽然不屑,但是没话可说。

首先朱大典是他的好友,虽然心里妒忌,但面上还是得恭喜一番,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嘛!

其次这两个人都是身上有军功的文臣,一个做督师一个做兵部尚书,都是威望足够。

堵胤锡在四川督兵,与四川道王祥、四川总兵曾英在今年不断击溃大西,收复了许多失地。

朱大典更别说了,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早在崇祯年间就在山东督兵平定了登莱之乱。

说起来,孔有德还是他的手下败将。

听着周围官僚讨论朝廷对待他的不公,史可法冷笑:“别再史阁部这么叫了,现在我只是一介巡抚。”

“称作抚台吧!”

“啊这…”数名属官都是对视几眼,这位史阁部的内心想法到底如何,众人可都看得明白。

话是这么说,那是人家谦虚,自己该怎么叫还得怎么叫。

......

由于甲申事变以后,各地局势变化甚快,加上弘光立国一年,毫无建树,以至于现在各地总兵遍地,连总督、督师也不再新鲜。

在山东一地,就有大顺、大明两个正选总兵,还有三个巡抚。

其中大顺的总兵是赵应元,现在有两个叫赵应元的,其中一个是在北京降清的,第二个就是李自成任命的这个山东总兵。

大明委派的仍是崇祯年间的山东总兵刘泽清,不过这货现在已经身为江北四镇之一,因定策功封东平伯。

虽然刘泽清仍为山东总兵,但他的部下却并不在山东,这小子怕死,在听闻清军入关后,便直接跑到江淮来了。

历史上崇祯十七年,刘泽清才升至山东总兵,大顺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单发圣旨让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

但刘泽清不敢与大顺军为敌,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

不久大顺军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向南逃至淮安,在南京诸臣商议立君的问题上,他起初迎合东林党人钱谦益、吕大器等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

后来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和马士英已经决策拥立福王朱由崧,刘泽清立即摇身一变,加入了拥福的行列,成为定策四镇之一。

听到史可法被撤的消息,刘泽清是有些担心的。

因为史可法督师江淮多年,他是个什么秉性,四镇将领多已经摸透,明白史可法不可能控制得住局面。

高杰在时,由于他部下兵多将广,四镇还听从史可法的督师檄令。

高杰一死,史可法拒绝其子高元爵的拜师,更是在四镇兵将面前暴露出了看不起武人的内心。

从此以后,四镇兵将对史可法多是明面尊奉,实不从调,忠义如黄得功也多次手撕督师檄令。

对此,史可法也束手无策。

历史上多铎处理好山东以后,于五月南下扬州,史可法就曾多次檄令江淮诸镇兵云集杭州。

但真实情况是,没有人来。

史可法在睢州对高元爵的举动,已经失了人心,就算这次朱慈烺不撤了他,这个督师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所以在淮安的刘泽清听说史可法被撤了,第一个感觉是忧心。

这个新上任的堵胤锡,据说是有点本领的,能在四川让四川明军对他俯首帖耳,说明这个人不简单。

刘泽清土皇帝日子没过够,自然担心地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