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万世太平(1/1)

东宫正对皇城横街的三道大门常年关闭,赵素衣每次去太极宫都要从玄武门绕一大圈。赶到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

赵素衣在路上已经得知,傍晚高阳长公主入宫,她前脚刚走,赵柳便宣他觐见。具体因为什么,除了高阳长公主这一出,赵素衣猜测,还有最近自己查找旧案卷宗的事情。

赵燕燕通过冯筠告诉赵素衣,陛下已经知道他私底下的小动作。赵素衣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瞒过赵柳,对这一天也早有准备。

甘露殿的门槛高,朱红色的新漆在宫灯的光芒里泛着暖黄。赵素衣从前到此处,向来是跳着。今天难得稳重,不疾不徐,抬腿迈了过去。

他走到殿中,一整衣摆,向赵柳行了跪拜礼,道:“臣赵素衣参见陛下。”

赵柳正立在案边练字,因为距离的缘故,赵素衣也看不清纸上写的是什么。赵柳似乎在专心练字,听到赵素衣的声音之后,仿佛才意识到他的存在。

赵柳将手中的羊毫轻轻搭在笔架上,他抬起眼看了看赵素衣:“太子,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

赵素衣也不必避开赵柳的目光:“大概知道。”

“大概知道?”赵柳闻言笑了两声,“说说吧,你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

赵素衣再叩首,实话实说:“赵润一事,臣始终无法释怀。”

赵柳道:“我记得,你当初自请调查李春娘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跟我说‘阿爹,我是你的儿子-’让我信你。怎么如今,你却向着那群反贼说话了?”

“臣没有向着那群反贼说话,他们犯下种种恶事,足够死上一万次。但有些人无辜受害,实在不该。譬如高阳长公主驸马,若非他蒙冤至今,也不会生出这许多事端。臣只是觉得,解铃还须系铃人。辨别是非善恶,这也是阿爹阿娘教给臣的道理,未敢忘记。”

赵柳摇摇头:“太子,如果我把你废了,流放到小海去,你还会不会说出这种僭越的话来?”

小海位于瀚海都护府北,原称北海,传说中苏武牧羊之地。那里有漫长的寒冬,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冻土。

赵素衣挺直了脊背,没吭声。

赵柳懂得了他的心思,忽然轻笑几声,招呼道:“佛狸,你过来,瞧瞧阿爹写的字。”

赵素衣注意到赵柳对自己称谓上的变化,但仍一头雾水。他跪得腿脚发麻,踉跄着站起身,慢慢走到桌案前。他这才看清楚,赵柳在纸上写的是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赵柳解释道:“我少年时没有读过书,你阿娘长我四岁,这是她教我写的第一行字。”

从前,渔阳县有个姓崔的富户。他家一娘相貌出众,是世间少有的美人。只可惜崔家一娘有一半的胡人血统,又天生痴傻,空有一副好皮相,二十岁都未出嫁。

久而久之,崔富户就产生了招婿的念头。赵柳年纪小,可模样周正,人也看着老实孝顺,便成了崔家的乘龙快婿。

崔家一娘说话都说不利索,同赵柳成婚半年,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后来她与哥哥崔衡出门游玩,不慎落水昏迷,醒来后却像变了一个人。

“重新认识一下吧。我叫崔嫦,嫦娥的嫦。”

这是她对赵柳说的第一句话。

赵柳是入赘崔家,他本人对此事并不避讳,甚至还修入国史。只是前几年有册名为《燕国秘史》的不入流话本,不知什么缘故,有意将此事隐去不谈。还自创了许多无聊的小言剧情,将家国大义全披上了层情情爱爱的皮。赵柳只瞧了两页,便大倒胃口,下令燕国上下不许再卖此书。

《燕国秘史》被皇帝亲口封禁,名头越发响亮。各大书馆皆偷偷售卖,屡禁不止,这两年才在市面消失。

甘露殿内灯火通明,赵素衣看清纸上字迹,也就明白了赵柳的意思。

他同意为那些含冤数载的人翻案。

“阿爹......”赵素衣太了解赵柳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正因为这份了解,他才会难以置信。

或许,是那五枚喜钱真的带来了好运。让他吉吉利利,百事如意。

“知道叫阿爹了?”赵柳横他一眼,缓缓道,“你阿娘如果看到事情会演变成现在这个局面,她一定会和你做相同的事。毕竟梦想还没实现,我不想让她对我太失望了。”

赵素衣好奇:“什么梦想?”

“就是这几句话。”赵柳指指纸上文字,“佛狸,今天阿爹把这它们送给你,希望你记住。你是太子,是储君。等我死了,咱们这册话本里的千万百姓,就交给你来护着了。”

赵素衣撇嘴:“阿爹,你这话说得好不吉利。”

“有什么不吉利的,人都是会老的。”赵柳说着,伸手扒了扒自己的鬓间,露出许多被乌发盖在下面的白头发。

赵素衣没心没肺,这才记起他的父亲其实已经很大年纪了。和寻常人一般,也会生老病死。他正发呆,又听赵柳说,“对了,你五哥调查渔阳南园,得到了一些线索。关于你阿娘的,我想让你去一趟渔阳。”

“什么线索?”赵素衣问。

“是你阿娘的乳母,她似乎和赵郎君有些联系。这个人的身份特殊,我想着让你去,你应该知道分寸。”赵柳道,“而渔阳大旱,你身为太子,也应该去看看。为天下生民立心立命,万世太平,从来不是说说就能完成的。”

言罢,他递给赵素衣一卷写好的圣旨,“本来计划叫你早些去,却让高阳的事情耽误了两天。你此次微服出巡,若遇上贪官污吏,无需上奏,直接代天子行刑。”

与此同时,离开太极宫的高阳长公主回到胜业坊,乘车路过了吴王府。

吴王赵琛,行六,由废太子赵璎的生母张氏养大,同赵璎亲如一母同胞的兄弟。早年间因不服巫蛊案的判决,多次上书为赵璎及张氏辩护,言辞激烈,为赵柳所不喜。

赵琛等在王府门口。他看到长公主的车驾靠近,便上前去。

长公主挑帘望见他,心头一沉,命令停车。她慢慢走下去,同赵琛行至僻静处:“吴王,你找我一个将死之人,还有什么事情?”

赵琛从怀里拿出一张叠得四四方方的白纸:“我有封信,想拜托姑姑交给七郎。”

长公主提醒他:“信上没有字。”

赵琛悄声说:“需要姑姑帮我写。”

高阳长公主挑眉:“写什么?”

赵琛道:“让七郎不必再怀疑,四哥就是被冤死。当年主审此案的,是时任大理寺丞的崔衡。姑姑只需和往常一样,安排人找个恰当的时机告诉他就好。”

高阳长公主掩唇轻笑:“我可以写,但不管送。到时候我已经死啦,时机恰不恰当,还不是你吴王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