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以人为本(2/4)

然后马光祖才起身,却并没有急于阐明,而是先向赵孟启提问,“殿下,其他四人都在答卷中说明了自己对‘礼’的理解,但殿下的问答过于精练,所谓为了消除误解,我希望殿下能讲讲自己的理解。”

赵孟启是后世之人,原本对‘礼’的理解,更多是一种不以为然,因为‘封建礼教’四个字,往往是被批判被否定的。

不过刚才他听了马光祖的话后,若有所悟,于是回答道,“小王以为,礼就是规矩,是制度,是准则,是秩序,是对世人行为的约束和指导,调和人际,减缓矛盾冲突,维持世间的稳定和谐。”

闻言,马光祖不断点头,很是满意的样子,“殿下的理解,基本是正确的,子曰,‘克己复礼为仁。’由此可见,为何要有礼,是为了仁,而仁,便是爱人。我认为殿下所言以人为本,即是仁,既为礼之根本。”

顿了顿后,他接着说,“此题初衷,只是为了略探诸子之本心,不究对错,至于何种心性更为对天下人有利,想来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判断,请慎重考虑后,给出你们的选择。”

赵孟启一听这话,不由撇嘴,说来说去,这题岂不是白做了么,好歹出个标准答案用来对比吧,结果却等于是说,让有投票权的人觉得看谁顺眼就投谁。

实际上,马光祖没有直说,但已经很明显的表示,赵孟启的答案最符合他的心意了,算是某种程度的给他拉票了。

投票很快结束,总共六十七票,计票结果按名次排列。

赵孟关,二十五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