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保大还是保小?(2/5)

老头踏进官场将近四十年了,为官经历丰富得很,首次担任地方主官便是平江知府,那时他不过三十五岁,而第二次任职平江知府是在十八年前,不过那时正值蒙古人突破京湖防线,攻克襄阳,所以任上以军事为重。

那时候他已经意识到太湖水利恶化,只是没有太多精力关注,去年太湖大水后,无官一身轻的老头便趁着有时间,开始研究起太湖的水利问题来。

将大禹治水视为民族精神和象征的华夏,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对水利的重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水利技术在此时达到了顶峰,随后的元明清时,许多技术却都退步和失传了。

华夏的官员,多少都懂得一点水利知识,更有些优秀的人在水利方面建树非凡。

吴潜在历任地方官时,便多有兴修水利之举,这两年放下政务后,便将身心都投入到钻研水利上,颇有心得。

赵孟启听老头说完,脑中灵光一闪,“吴公,您是不是去年冬天在同里镇住过?”

“你怎么知道?”吴潜狐疑道,那时他正对同里周边几个湖泊进行考察。

赵孟启解释后,他点点头随口称赞了一句,“姜家虽是武将,不过门风确实不错。”

随即赵孟启鬼使神差般问道,“若我要娶姜家女儿为正室,您觉得如何?”

“嗯?”吴潜被这莫名其妙的问题弄得一愣,“那岂不是未来的皇后?……老臣看,有点悬,陈家那档子事若是被人翻出来,风波小不了……不是!现在说这干嘛?眼下事关数百万百姓的命运,殿下你上点心好吗?”

说着,老头狠狠瞪了不务正业的赵孟启一眼,也就碍于身份,不然一个大脑嘣就过去了。

吴老头是谁啊,那可是在经筵上给赵昀上过课的人物,要是放在前朝,那就是帝师。

“这不是问题过于沉重了嘛,咱就是放松一下气氛。”赵孟启讪讪。

吴老头没好气道,“事不宜迟,殿下还是尽快决断吧。”

“还能如何决断,您是专业人士,我自然是听您的了。”赵孟启耸耸肩,似乎很是随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