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商讨(2/4)

而官户,也就是有官身的人家不免税但免徭役,并且有的是办法逃避加税,这样一来财富就像滚雪球一样膨胀,以财增势,以势谋财,压榨小民的同时,也侵吞国家利益。

“古之兼并,兼民利也,今之兼并,又并公税也。”

“厥今赋税何如哉?不均之弊有二:有兼并之弊、有流徙之弊。何谓兼并之弊?富者地,日以益而赋不加多;贫者地,日以削而赋不加少。奸民欲计免于赋役者,割数亩之地,加之数倍之赋,而收其少半之直,于是其富者地连阡陌,膏腴沃壤奄而有之。其贫者曾无尺地以置锥托足,方且困于重役,迫于追呼,此所谓兼并之弊也。”

“贫民产去税存,不堪追呼之扰,富家业多税少,益长兼并之势。”

“兼并之家,侵刻小民、阴夺官利,奸胥猾吏,夤夜作弊,走弄出入,不可稽考。”

有宋一代,朝野上下的有识之士都很重视这个问题,呼吁抑制兼并势力的舆论要远高于保护富人利益的声音。

这也反向说明,兼并成为了大宋社会的普遍现象,对国家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

越来越多的土地集中到了豪强手中,朝廷的税收自然就越来越少。

历史上的五六年后,朝廷财政实在撑不下去了,于是掌权后的贾似道不得不推行‘公田法’,也就是将豪强手中超出规定外的田产由朝廷强制赎买。

那个时候,田价已经涨到了一千贯纸币一亩,但朝廷哪里还有钱,只能以四十贯一亩的价格赎买,还是用超印的纸币和已经不值钱的官告度牒来支付。

公田法的本意是抑制豪强兼并,不过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地方官员们不敢过于得罪有权有势之家,为了完成任务就把目标转向了中小地主以及富农。

这一做法近乎于掠夺,虽然客观上延续了宋朝十几年的寿命,却极大的损害了地主阶层的利益,主政的贾似道自然也就成为了‘大奸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