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多等几天又何妨(2/4)

等回到自己部族后,麻豁也没搞什么幺蛾子,老老实实配合宋人行事,改造船只。

帕布拉族的船,是先用一整块木料做船底,然后用许多木板拼合船身,板与板之间用桑木钉连接,以木棉和树浆填充防漏,船中没有隔板,可以搭乘六到八个人,靠划桨来移动。

挑了一艘最大的,花了一天时间加了个尾舵,再装了一根只有一丈多高的桅杆来挂帆,变成了浆帆两用船。

九月初五早晨,三名帕布拉族人和三名宋人,外加负责沟通的万胜,一共七人乘船出海,先往北边行驶以避开海寇,然后才往西边,运气好的话,四五天能到泉州,运气不好,随时可能到龙宫。

同一时间,一支庞大的船队抵达了福州外海,准备停靠补给一些食水后继续南下,而赵孟启也带着一支船队从泉州出发,往流求而来。

初六中午时,赵孟启的船队到了距离鹿港大约一百多里的海域,因为知道流求岛海域还有一支海寇,所以时刻都有瞭望手查看海面情况。

突然神舟上的瞭望手察觉东边海面有异常,立刻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是一艘样子很古怪的小船,船上有七个人,从穿着来看都是土人。

消息报告给赵孟启后,他立刻传令让快船上去看看情况。

快船规格较小,只有五百料左右,备有橹桨,比较灵活机动,是沿海水军中的主力作战船种,不过现在被赵孟启用来侦查和通讯。

他的命令发出后,立刻便有两艘快船打开两侧舷窗,探出船桨,变得像水上蜈蚣一样,往指定方向飞驰而去。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快船回归到已经都落下船帆的船队,其中一艘与神舟贴舷,通过绳梯,将七人和一个蜡封的竹筒都送上神舟。

赵孟启打开竹筒,取出里面的求援信细看。

信上内容不多,简要述说了流求形势,请求朝廷紧急救援,上面还盖着流求州官印、左翼军统制大印,以及林应嘉、曾八、傅一新三人的私印,足以证明真实性。

看完后,赵孟启反倒松了一口气,“幸好,一切都还来得及。”

见他开口,一直眼巴巴望着的万胜便忍不住激动道,“你就是燕王殿下么?你不是该在千里之外的临安城里么?不管了,反正这下将主有救了,鹿城有救了,我的族人也有救了……”

耿直正要呵斥万胜的无礼,赵孟启却一摆手阻止了,然后好奇地看着这个少年土人,“你叫什么名字?汉话说得挺好嘛,这才多久,真是难得啊。”

“万胜!我叫万胜,是将主给取的,我的汉话也是在军中学的,将主说得果然没错,殿下就是世上最厉害最神奇的人,那么远都能知道我们遇到危险了,还亲自来救我们……”

之前,当两艘快船出现在他们小船面前时,大家都惊慌而绝望,以为是被海寇拦住了,毕竟他们才离开流求岛没多远。

幸亏船上三个宋人中有一个是军官,也就是真正的信使,他看清来船挂着的旗帜,这才没让大家轻举妄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