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真正的知识体系与虚假的知识体系(2/2)

“数学的学习,无需记忆,只需理解。”

此时,铃声响了。

易阳默默将唐光荣的这些话记住,消化,认真地说:“谢谢,唐老师!”

唐光荣摆了摆手:“谢什么,老师应该做的。你下来以后先自己实践一下吧,未必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用的……嗯,上课去吧。”

……

唐老师说的这些东西,要消化且融会贯通自然那还是要一点时间的,不过已经给易阳打开了一条学习的新思路。

一直以来,他都是知道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的,但正如唐老师说的那样,以前构建的知识体系更倾向于一种文科思维下的体系。

相比于理科,文科的一些知识其实也可以用这种逻辑串联起来,但更多还是需要记忆一些东西的,尤其涉及到概念性的东西不多,那么“拼凑式的知识体系”有时候甚至很必要。

但是理科不同,此时想一想罗冰,他就有那么一种能力,平时花在记忆上的时间的确没有那么多,比如一个概念,他掌握了,接着它的性质、表示、对应的公式,通过上课学过的一点点印象,在做题的时候几秒钟之内就能回忆起来……

….现在理解了,那不是回忆,其实是一种推导。

只是这种能力说起来简单,但是要真正能够运用到做题考试的场景中,一方面必须要吃透理解到位,另一方面……还是需要大量的练习!

这种练习不是无脑的刷题。

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概念知识体系理解和构建。

理科是建立在概念知识体系上的学科!

清楚了解了这一点,接下来的学习方向也就明确了。

此时,易阳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打开学习理科的正确方式是通透的理解。

而应试教育是追求熟练的应用。

当然,也不能好高骛远,从成绩的角度上说,熟练的应用在短期也是有效的,这大概也是一些人一开始进入高中还能跟上节奏的原因。

只是当知识体系越来越复杂,知识点越来越多,概念关系越来越密切后,这种方式就越难以奏效。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学生到了高中学习的后期,成绩断崖式的下跌。

就是因为高中后期知识太多,没有搭建好知识体系,混乱了。

接下来,要用这种方式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但也可以预见,这将是一个更加漫长且困难的过程……一些简单的概念还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到,但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概念以及通过复杂概念推导出的性质、公式、公式的变种,或许那个推导过程就足够烧脑,而他要做到的是在不断的理解过程中,在做题时能够迅速推导,难度就更高了。

一遍掌握不了,就多来几遍,而题目则作为检验对那些知识掌握牢固程度的试金石。

如此一点点地搭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将受益无穷。

这节课是语文课,但是易阳此时却忍不住翻开了数学书。

此时班主任沈小丁正在十分地讲曹操的短歌行。

王桑柠一面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面灵感来了,在本子上写下……

我给父亲念诗,

念曹操的对酒当歌,

念曹操的人生几何,

父亲说,

曹操是个厉害的人,

但,

你未成年,

不许喝酒。

写完,她不禁莞尔一笑,随后为自己的不务正业感到羞愧,偷偷望了一眼沈老师……

但随后,她看到易阳正在拿着数学书,在草稿本上写写画画。

一时间,王桑柠表情复杂。

易阳尝试用这种方法来推导等式与不等式相关的知识体系。

自然,这些知识都是掌握的,毕竟这一部分的知识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难度很低,所以这个过程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

以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为基础,逐渐推导出它的性质、基本不等式……种种进阶概念,并且与书本上的知识点一一对照。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的,是一条完整的逻辑链,那么当某一个知识点半懂不懂的时候,就能够清晰地反应在构建的知识体系上,哦这里还没有彻底掌握。

如此一来,无论是问老师也好,问同学也好,慢慢弄懂,就能不留死角地将知识全部掌握透彻。

这样的方式比单纯地记忆公式要费脑筋一些,也更费时间得多,但易阳相信,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这上面,比无意义的刷题要好得多。

当然,不是说刷题没有用,只是一定要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刷题,这样的刷题才有意义。

易阳正沉浸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快感中无法自拔时,沈老师突然念了一声:“下面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读这句诗的体验……嗯,易阳吧!”

大家都将目光望了过来。

易阳一惊,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糟了……什么诗多少页哪一句

尽管内心慌的一批,易阳的表情却十分镇定,说:“读到这句诗,我的内心是激荡无比的……”

随后瞟到了王桑柠的本子。

“不过,我未成年,最好不要喝酒……”

.

纯纯的橙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107/10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