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 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思潮(2/4)

    而这一次的“传统三门”主考官则由宋建鸣和章光鉴担任,其余副主考则由六部官员、大理寺卿、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府尹、翰林院两位翰林等十八人组成。

    最叫人头痛的是,皇帝在张贴的皇榜中说明,这次科考将延续去年恩科的考试形式,除了传统的老三门,依旧会有第四门算学考试。除此以外,时政里面,还会有二十道关于农学的选择题,三道问答题,并且答案以《大周农学要术》为准。

    这下子举人们又要疯了!

    虽说古代文人讲究“君子六艺”,但这已经是春秋时期定出的标准,那时候的读书人基本上都是上层贵族,可随着教育的普及和读书人范围的扩大,什么琴、什么射、什么御根本不是普通人练习得起的项目,而大周朝的科举考试将范围限定在了四书五经之内,基本上很少有文人精通全部六艺了。

    大部分志在科考的举子或是秀才也是从去年才开始学习数学的,许多人来了京城之后开始疯狂寻找算学先生补习算学。

    实际上,去年下半年开始,京城民间就已经涌现了一批类似补习班的专教算学的私塾了。

    这些先生大多都是由账房先生转行,将那本《方程、函数与线性规划》研究了个八九不离十之后,就开始在家里收徒教学。

    不过这些老师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很多人看着那群举人呆头呆脑,对数学一窍不通,觉得就算自己水平差点,教那些举人老爷也是绰绰有余,反正只要讲得叫人听不明白,就能让人觉得厉害,让人甘心拜师,并双手奉上丰厚的礼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