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 第四百四十五章 预售劵与期权交易(2/2)

    于是这事最后还是李昭先去问了宋建鸣,然后李昭以自己的名义亲自给老爹写了份折子。

    说起来这主意相当缺德,大约也就宋建鸣能想得出来,连宋清月都未必想得出来——其一,禁止奴籍购买土地,其二,重点来了:从朝廷自上而下地散播一些诸如钦天监算是今年北方会有干旱、鞑子已经在往南边屯兵的谣言。

    其实这些消息也不完全算是谣言,很大程度上是有可能的。

    大户人家跟官府多多少少会有点关系,总归比那些自耕农的消息更灵通。

    这些人得到消息之后可能会放弃在这个地价较高的时候购入土地,而是等待干旱来临,或是鞑子压境,地价疯狂下跌的时候购买。

    别说,这招效果好得出奇,俞唯亮几次奉命去直隶地区视察都发觉极少有那种故意从大户人家里分家出来的庶出子购买土地的了,只偶尔遇见几个从小地主家里分出来的。

    这种家里有田一百亩以下的富户,但凡家里孩子多些,分一分也不算多富有了。

    时间很快来到七月。

    七夕棋赛进行得如火如荼,报名人数比起第一次来翻了一倍!

    而宋清月如愿拉到了好几家赞助,比如来自福建、广东的茶商,来自山西、江西的酒商,还有江南的一家大型纺织厂还贡献了今年晋王府东路所有下人的夏季的衣料。

    不过这些赞助并非通过公开竞争获得,而是走了宋家那些姨娘的关系跑来找宋清月的。

    南方的商户想来北方做生意,引入竞争,这是好事,宋清月不介意帮他们牵线搭桥,开拓市场。

    棋赛过后,就是七月二十的数学竞赛了!

    今年报名的人数多达五万人之巨!

    其中好些都是举业受阻的各地秀才。

    贡院不够用了,除了温泉山庄以外,国子监、科学学院、甚至是曾经举行过棋赛的柳泉居也都被征用变成了分考场。

    京城屋子的租金飞涨,物价也跟着涨。

    就比方说昭月小学对面的鸭油烧饼,原本是十个铜板三块的,现在变成了十个铜板两块;柳泉居的八宝糕点攒盒原本是三百文一盒,现在涨到了四百文一盒;至于肉价、米价、菜油价就涨的更离谱了,有些涨幅高达百分之五十!

    京城百姓因为数学竞赛有了颇多怨气,顺带着骂起倡导这事儿的大皇子殿下李昭来。

    墨韵、墨香听到这些传闻发愁啊,特意跑来潜邸告诉宋清月:现在大殿下在京城百姓中的人气直线下滑!还说殿下如今帮娘娘背了这恶名,也不知他会不会生气。

    宋清月才不会可怜李昭呢,当初名声是他赚的,怎的轮到背窝的时候还能委屈上不成?

    宋清月颇有些幸灾乐祸地哈哈笑出声来:“也就是暂时的,等数学竞赛结束就好了。”

    说罢还让白嬷嬷将之前朝中那些京城贵妇过来拜见自己的时候顺手送的预售劵拿来给了墨韵、墨香一些,让她们别委屈自己,还可以买点分给银行的员工们吃,就当是“公司福利”。

    现在京城里可流行预售劵了!

    不仅糕点铺子搞预售劵,米铺、油铺、菜肉铺子都搞起预售劵来。

    对于卖家来说,送礼方便,随时兑换;对于卖家来说,可以扩大自己的现金流。

    若是商家不滥印预售劵的话,可以说这是双赢的事情。

    而现在物价涨了,之前购买过预售劵的民众可就赚了!

    就比方说现在柳泉居的八宝糕点攒盒是四百文一盒,而之前在三百文一盒的时候购买过预售劵的民众就赚了!

    市场上甚至出现了预售劵的买卖交易。

    比如柳泉居的八宝糕点攒盒预售劵,可以以三百五十文的价格卖出去,这样买卷的人还能赚五十文。

    连宋清月自己都没想到,老爹搞出来的预售劵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了最原始的期权交易。

    拿到那些预售劵的墨韵、墨香也挺高兴,又问宋清月要了一些,说是要拿去给牛校长和养济院的常娘子用,现在物价涨了,那两边的压力相对也大些,有了这些预售劵,至少这两个月,孩子们的伙食标准不至于下降得太厉害。

    不过现在还有另一个叫二人头痛的问题,急需王妃娘娘的指点。

    墨韵诉苦:“娘娘,您可帮咱们想想法子吧!原本我们想着能借着这一波朝廷放地,咱们昭月银行好歹能扩大些规模的,可是您瞧,生意全被皇家银行抢走了!”

    宋清月挑眉:“咱们两家的贷款利息是一样的啊。”

    墨韵不忿道:“可朝廷就是朝廷!那可是用万岁爷的钱袋子开的银行,咱们咱们比?老百姓月更愿意去皇家银行呢。”

    “这个确实……”宋清月想了一个下午,最后给墨韵和墨香支的招术乃是改变还贷频率。

    “在北方种田,一年就一熟,所以对于那些贷款买田的自耕农跟城里这些贷款买房的城市居民不一样,对那些农户来说,每年还一次或是每年还两次比每个月都要还钱的压力要小。还钱的时间可以就定在秋收之后的时间。利息还跟原来一样,若偿还周期三年年利率便是是百分之五、五年还完的,年利率就是百分之六,选择八年还完的话,年利率就是百分之八。再追加一条,遇到旱涝灾害,允许他们申请延期还款。”

    墨韵、墨香的执行速度非常快,八月未到,昭月银行的特别“田地贷”方案就出台了,加上闲月庄附近乡亲们的卖力宣传,一下子抢走皇家银行不少业务。

    负责皇家银行的沈信是个极其能干的家伙,昭月银行的新政策一出台,他们就得着消息了。

    不过能不能将昭月银行的新政策直接抄过来,沈信是存疑的。

    昭月银行是那位王妃娘娘创办的,他害怕这么快就抄了人家想出来的主意,会惹那位娘娘不高兴,再者,昭月银行不仅仅是那位王妃的,是王妃的不就是大殿下的么?惹了那位王妃娘娘不高兴也就算了,惹了大殿下不高兴才是真麻烦呢!

    于是他先去请教了大殿下,想问问大殿下这事要怎么办。

    李昭也拿不定主意,昭月银行跟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全是家里那小妖精做主,万一真的惹她不高兴呢?

    李昭晚上回府之后,就问了问宋清月昭月银行那个“田地贷”的事儿,不过他没有直接问宋清月皇家银行能不能将新政策抄了去,而是先问了个他有点好奇的事情:“若是按年还的利率跟按月还的利率是一样的话,按照咱们现在算法,实际利率是变低了的。你这是故意的?”

    宋清月白了李昭一眼,心想这男人怎么就那么聪明!

    这个利率的计算方法问题至今还没人提出过疑问,他是什么时候就知道了的?

    “不错嘛,你倒是知道了!”

    “所以这次你是故意的?可是这样暗着降低利率那些农户可不一定能明白月儿你的好心。”

    宋清月呵呵笑,伸手戳戳李昭的胸肌:“所以说啊,你就是个不管事的。每个月算一次钱,跟每年算一次钱,这工作量能少多少?我的昭月银行可不比皇家银行那样财大气粗,能花钱养着那么些不干事的。

    我这儿每一分钱都是要算的!每天工作量都是要考核的,一个用户一年算一次账,就说人力成本上就能节省不少。

    再说了,对那些农人来说,进一趟城不要时间,不要成本么?哪里像是城里人一样方便!”

    李昭笑着点头:“娘子英明!”话锋一转,“沈信今儿问我,皇家银行能不能将这个新方案抄了去。”

    宋清月觑他一眼,眼珠子转了转,伸出三根又白又细的手指:“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再抄吧。”

    李昭轻笑,抓住小妖精的手,张口咬住那葱根似的指尖:“遵命,夫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