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7章 公子着相了(2/3)

武夫易学难精,同阶战斗力很强,高阶武夫极其稀少。

但对陈颜俊来说,并不难练,加点的性价比就出来了。

而且,陈颜俊觉得原主这具身体其实还有点练武天赋,柔韧性与平衡感很不错,否则蹴鞠也不可能踢得好。

这种体感,其实是一种隐藏的高阶天赋,可惜原主没能用在正途上。

眼下,陈颜俊有伤在身,尚没有完全痊愈,不便习武。

他决定,此刻开始重新养气!

养好气,以后不管选择哪一脉修行都可以事半功倍,轻松加点。

养气,即冥想打坐,感悟天地,吸收日月精华,以养浩然之气。

《养气术原本》出自何人之手,目前已不可考,甚至有传言说,灵气复苏之前就出现原本了。

原本内容,原主能全文背诵。

“吐故纳新,修身养气,叩齿咽津……”

“吹呴胎息,无人无我,入静入定……”

“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形无所劳……”

“胎息补气,绵绵若存,似守非守,直至忘守……”

“日精月华聚黄庭,日月光明照我身……”

身为汉语言文学毕业生,陈颜俊能懂其中的意思,却不会操作……鬼知道怎么运转周天。

目前,仙武大唐最流行的《养气术注解》,来自长安城外华岳山上的仙掌观。

仙掌观,乃道修一脉的圣地之一。

注解者韩平,号青山居士,之前是江州一个不得志的文人,不惑之年才来到仙掌观杂役处,从头开始修行道法。

韩平天赋平庸,加上错过了修行的黄金年纪,一直坚持修行五十余年,至九十三岁时,才成功凝气结丹。

结果,还没来得及续上入阶九品新加的寿命,韩平就驾鹤西去了。

其遗作《养气术注解》,意外成为大唐传播最广的养气法门,据说最适合天赋平庸、年纪偏大的人修行。

比如陈颜俊的原主。

韩平的注解,将养气结丹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

需修行者焚香沐浴,隔绝外物,静心冥想,进入无我之境,以一种剥离的姿态关照万物,关照自身。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

以自身的气血解构万物生灵,滋生幻象,疯疯癫癫,心照万物。

说你是山你是山,说你是狗你是狗,宛如入魔之状,霸道的很。

第三境界,不用再看山了。

倾听万物的呼吸与节律,让自己的心脉气息与之融合,看山还是山,也就不用再看山了。

到了这个阶段,根本不需要再打坐静修了,一言一行皆是修行。

浑然天成,与天地共舞。

通篇读来,陈颜俊没想到,炼个气而已,居然还要这么高境界。

快成仙了。

也许,养气术不止炼气,对后续修行也有帮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