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不讲道理的黄大人(3/5)

黄尊素一愣,略带疑惑地打量那宣纸和墨迹。

“爹爹。”

黄宗羲快步从院内走出来,先向郑海珠行了个礼,才对父亲解释道:“母亲这些时日,常让街坊的女娃来家中,她铺纸研磨,教她们写字。”

小小的孩童说到此处,又停下来看了看郑海珠,稍稍踟蹰,终于鼓起勇气继续道:“母亲想到要去郑姑娘的书院授课,十分欢喜,就说要趁着那边还没开门,先预备起来,给小茹她们试着教几堂书法,免得到时候,在郑姑娘那里,教,教不好……”

郑海珠闻言,心头勐地一酸,方才与黄尊素辩论的斗志,蓦然转成了充盈胸腔的悲叹。

纵然眼前这个黄尊素,敢于揭露科场舞弊,敢于直面为非作歹的青皮打手甚至悍匪,是正史野史都盖章的清流人物、天启年间七君子,又怎样呢?

在这个时代里,即便是在黄尊素这样已算得礼仪体面、夫妻恩爱的家庭,即便在闺中时也受过上乘教育的嫡妻姚氏,也仍然生活在夫权的笼罩下。

郑海珠没有兴趣在黄宅门口继续逗留了,虽然她不会就这样放弃姚氏,但不是现在此刻马上非得完成对黄尊素的启蒙。

“黄老爷,你们东林派领袖顾公写过,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国事陷于派别斗争,家事成了囚禁自由,天下事岂不一塌湖涂?这样的关心,真的非常让人糟心。告辞。”

……

江南的初冬潮湿阴冷。

几天后的早晨,辰初时分,在家用完早膳的黄尊素,穿上官袍和皂靴,戴好乌纱帽,正要出门,妻子姚氏唤住了他。

“松江比我们余姚风大,老爷披上袍子。”

“哦,不错,新做的?”黄尊素和声问道,一面观察妻子的神色。

姚氏微微低着头,目光都放在风袍门襟处的系带上,只无波无澜地回了个“嗯”字。

耳廊下,准备去学塾上课的黄宗羲,也穿上了下人拿来的新袍子,欢赞道:“好暖和。”

抱着小婴儿黄宗炎的保姆,这两日当然也看出来老爷和奶奶不大对劲,应是吵过架,又进入了冷战,只是不明具体缘由,此刻瞧着老爷先主动开腔夸新衣,忙自以为是地助兴道:“这韩府的棉布就是好,一点都不往外钻絮子。奶奶还在逢的两顶帽子,料子更佳,是郑姑娘送来的福建章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