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章 笼中人自己做钥匙(3/5)

不必去问“这个会不会是赝品”了,琴的音质,说明了一切。

连她这个外行都能听出,此琴,能够碾压董其昌、韩仲文、顾寿潜他们收藏的几千两银子一把的琴。

岁月作不了假。

而王月生的诚挚之意,更真。

她弹罢一曲,对郑海珠道:“如此好琴,如此渊源,怎会不值数万银钱?姑娘与公子,去处置吧。”

郑海珠此刻倒冷静了些。

她有这样名贵的琴,却没有尽早出手换钱,为自己赎身,可见多么珍惜此琴。

郑海珠于是正色道:“王姑娘,你若为了谢我照拂之意,自己斫的那些好琴,真的已经足够还情。这架松石间意,毕竟是你的家传……”

王月生浅浅笑着,打断道:“它还曾经是苏东坡的,如今呢?还是苏家的吗?郑姑娘,我或许就是最后一代,无人可传,何必将它放在杭州友人处尘封呢?数日前,我感激郑姑娘护我体面,所以去拿此琴。现下郑姑娘若感念我不小气,就让我一道为火器之事出谋划策,好么?”

郑海珠终于相信,自己今日没有在做梦,畅快道:“那是自然,我从不觉得,女子管不得火器坊的工匠。”

王月生忙摇手道:“不不,我如何能当此重任。我只是听你们商量卢公子明年乡试之事,又见郑姑娘诸事繁忙,便想起去岁还在秦淮河时,于那些官儿口中听到的一位在杭州赋闲的饱学之士,李之藻李公。”

李之藻……

郑海珠豁然开朗。

对呀,自己既然想到了孙元化,怎么就把李之藻给忘了呢!

他俩都是徐光启的门人,而且都喜欢研究西学,尤其对其中的火器感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