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章 当年疑案(3/4)

他附和道:“李尚书也是这么质问的。唉,刘卫帅彼时带人在抄一个朝臣的家,北镇抚司的都督在,那都督黠滑,应是先听到了赦免的消息,又不想得罪邱太监,干脆让邱太监独自进诏狱审讯。”

郑海珠有些震惊道:“所以,当时诏狱关押马宣抚的牢房里,既无东厂的人,也无锦衣卫的人,他就这样,气绝了?”

刘时敏回忆道:“秦将军和祥麟来到京城,他母子两个自然要弄个明白。李尚书出面,找刑部的仵作验了尸身,确是皮绳勒死的。隔了几间的牢房,当时还关押着几个朝臣,他们说,听到邱太监呼喝过,不招供有反叛之行,就勒死马宣抚,但又说,也听到邱太监回来后急得大喊,怎么就死了,来人,来人。”

郑海珠目光灼灼:“那,那末了,也没查清楚,马宣抚是死于何人之手?”

刘时敏沉声道:“还能再怎么查?当时的首辅,叶向高,亲自给秦将军赔不是,那北镇抚司的都督,也被降职为千户,邱太监被免了矿监之职。万历爷让司礼监秉笔卢公公,亲自到秦将军下榻的驿馆,安抚宣慰,又封秦将军为石砫新任宣抚使。祥麟说,他母亲想到石砫若真的与朝廷恩断义绝,周遭的那些土司也会蠢蠢欲动,届时川蜀战乱又起,苦的还是百姓,就……领了敕封,扶棺回川了。”

郑海珠听得仿如胸口被压大石。

史家之笔不到之处,后人口舌妄议之处,何尝不是秦良玉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内心。

若在后世那些醉心爽文、连主角被骂几句都恨不得主角立刻将对方打死的人看来,丈夫死于天子之昏聩和权阉之贪恶,妻子怎么不带着儿子造反?真是白莲花和圣母,真是教科书式的包子。

但秦良玉是秦良玉,是千古入谱第一人的秦良玉,她的内心,不是只有亡夫,还有辖内万千百姓的太平。

秦良玉真的就这样,回到石砫继任土司,继续为明廷镇守川蜀之余,沥造出的一股又一股白杆军的年轻血液,无论在那个时空的历史,还是这个她郑海珠所在的时空,都注入了辽东大地,为大明拼尽全力抵御外辱。

“丫头,阿珠……”刘时敏见郑海珠陷入呆怔,唤了她好几声。

再定睛辨去,看到那张仍是年轻光洁的面孔上,挂着两滴泪。

郑海珠吸溜了一下鼻子:“公公,秦将军不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