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汇报的机会(下)(4/5)

“改‘习学五年获支禄米’为‘上番五年获支禄米’?”

这第一条,就让朱常洛目露惊讶。

郑海珠从容解释道:“陛下,国朝肇始,我大明宗藩男儿,可是比如今的九边劲旅还战力了得。洪武朝时,北元残余仍嚣张肆虐,太祖爷将九字分封于东起广宁、西至甘州的防线上,辽王、宁王、永乐爷、谷王、晋王、代王、秦王、庆王、肃王,是为‘九大塞王’,麾下甲士精锐少则数千,多则万余,进可御敌,退可安民,当年景象,何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只可惜……”

郑海珠没有抒情下去。

“只可惜”后面的那番话,真说出来就不大好听了。

自古帝王家,能打的儿子太多,皆是福祸相倚的道理,对外的确唬人,内里争斗起来,更是你死我活的好戏。

朱明江山才传到第二代,就因为削藩,叔叔造了侄儿的反。朱棣上位后,继续削藩,无非比侄儿的做法稍微润滑一些,但后果就是,边疆的藩王们,越来越弱鸡。

到了土木堡之变、蒙古人又汹汹而来时,原本那些边塞亲王的后代们,秦王在梦游,代王、潞王和晋王想带着老婆孩子逃回内地避难,总算兰州的肃王和平凉的韩王还有点血性,各自凑出来几百人马准备勤王。最有亮点的还是鲁王,迅速调集王府护卫交给驻守临清的武将,供朝廷驱遣。

此刻,龙椅上的朱常洛,当然明白对面站着的妇人,在可惜什么。

不过,她想的是“可惜”二字,自己这个皇帝还在想“可怕”二字呢!

“郑师傅,宗藩子弟若练出强兵,会不会……”朱常洛并不掩饰自己的担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